第三百五十四章 商业模式(2 / 2)

这对夫妻居然脆弱到这种程度,似乎离开国有厂子,人就活不下去了,可见其思想中毒之深,这跟晚清时期那些养尊处优的八旗子弟何异?八旗子弟一没了收入来源,啥都干不了,就只能坐吃山空,呆在家里等死了。

而有本事的人,无论遇到什么困境,都不会放弃生的希望,一切从头再来,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这当然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是他现在招人却招不到,也反映出一些下岗工人思想保守,下岗之后,不敢面对现实,还瞧不起私人企业,不愿意到他这样的私营企业上班。

当然了,不是所有人都这样,最后还是有五六个下岗工人过来应聘工作,方仁正便与他们见了面,让他们好好工作,到时候赚的要比原来多的多。

招完了人,方仁正就准备开建夏华广场了,夏华广场他想建一个地标性的建筑,让夏华广场的名头一炮打响,而如果他建的夏华广场最后默默无闻,那么他的这种商业模式很可能打不开响头。

要建地标性的建筑,必然会投资巨大,以他现有的财力肯定是无法完成的,这就需要政府领导的支持了。

此时省城还没有什么地标性的建筑,最高的一栋楼是高有一百五十米的天安大厦,而他现在要建的比天安大厦还高,起码要达到二百米以上。

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任务,方仁正就先向高阳区的区长作了汇报。方仁正现在在区里头算是小有名气的开发商了,区长对他也是印象深刻。现在他过来汇报要建夏华广场的事情,区长心里一动,便是十分重视。

不过要建一座这么高的楼,他作为区长肯定没法作出决定,这事必须要向市里汇报才行。

区长就先向市里作了一个汇报,市里领导得知了,便也是非常感兴趣,但是担心方仁正的实力,不知他有没有这个实力建这么高的楼。

区长就请方仁正向市领导说明情况。方仁正就跟区长一起去了市政府。见到市政府领导后,方仁正就把夏华广场的经营模式讲了一遍,先让夏华广场成为吃喝玩乐于一体的商业广场,然后再在周边建住宅,两者相互结合,让夏华广场成为省城最繁华的地方,促进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