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学院(1 / 2)

数日后

“拜见秦王!”被秦言任命为吏部侍郎的皇甫无逸突然进宫道。

秦言见皇甫无逸有些愁眉苦脸,连忙问道:“皇甫先生,怎么了?是出了什么事吗?”

“唉,殿下,如今我大秦占领幽州,冀州,武将已经不缺了,但是文官根本不够啊!”皇甫无逸叹气道。

“哈哈哈,皇甫先生,孤王有一个办法,可是解一时之急。”秦言大笑道。

秦言这几天就已经想好了,决定模仿后世中央军校。

“殿下有何妙计?”皇甫无逸闻言连忙问道。

“也不算什么妙计,就是我们自己培养人才罢了。”罗昭说道。

然后就详细阐述自己的设想道:“无逸,其实咱们所缺乏的,不止基层的小官小吏,还有普通军官和参军之类。

因为我们不止局限在这几州,以后还要攻打其他地方,打下来的地方同样要人来治理。

所以,让众位先生任一方太守实在有些屈才,因此我们我们需要培养大量能治理地方的人才。

我们还需要培养大量的优秀的军官和军师,这样才能让我军百战百胜。”

“殿下所言极是啊!”皇甫无逸闻言点头道。

“所以孤有个设想,孤以大汉秦王的身份下令设立一座学院,每年专门选拔招收这些读书人,招收习武之人,招收喜爱谋略之人。

还要有一些有功将士的子女也可以招守。

不过习武之人必须要打赢精锐士兵才有资格报名。

平日里供给他们衣食住行,教他们如何处理政务、治理地方、如何行军打仗、排兵布阵、如何出谋划策。”秦言顿了顿又道:“处理政务的人才只需要学习半年,再实习个半年。

最后毕业考试选拔其中佼佼者,去往各地担任基层官吏,普通军官和参军学个三年。

最后根据毕业考试来决定分配到军中的职务,既可解燃眉之急,又可使人尽其才。”

秦言的这个想法,在皇甫无逸这种古代人看来或许有些新颖,实际上也就是把后世的军官学校给模仿过来。

据他所知,现在时期还没有完全实施这种人才选拔制度,主要还是要举荐这种类似的单一手段。

所以秦言提出的想法,就给穷苦人家谋出路了。

至于会不会引起世家大族的反对,秦言才不会去管这些,毕竟这种方法只是选拔普通军官和基层官员而已。

当然,如果他们敢拦自己的路,秦言也不建议把他们请到另一个世界生活。

“殿下英明,此法必然可行。”皇甫无逸思考了一下感觉没什么问题,然后又找来了文天祥,刘兰成,朱武,卢楚,赵长文,元文都等人,和他们商讨一下。

众人听到秦言的方法后,仔细琢磨了一下,也觉得没什么不可以,于是这事就这么定了。

当然,具体如何安排课程,找谁来当教官,那还需要进一步斟酌,秦言提出的也只是设想而已。

秦言便回到了家中,和自己的父亲秦仲,岳父王允,叔父蔡邕还有妻子貂蝉也说出了这个想法。

秦仲,王允和蔡邕听到这个想法后高兴的也点点头道:“这样的话以后就不愁没有人才了,而且还能让众人的后代以后也能上学院,贤婿(言儿,贤侄)此法果然可行,而且我也能去教教书什么的。”

“那就有劳父亲,岳父,叔父了!”秦言微微一笑,道。

……

第二天

秦言将罗艺,文天祥,皇甫无逸等人都叫来,商量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如何建设书院展开了一系列探讨。

最后经过多番商议,总算是有了个大体的规划呈现出来。

“学院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书院,教导学生如何处理地方政务,治理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