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梁月松为救万民回朝邑(2 / 3)

“这是好事啊,你也该成亲了。大这个年代,像你这个年龄不成亲就算大龄青年了。是啊家的姑娘?”何志远打趣道。

“今天我要和你商量的不是成亲的事,而是一件天大的事情。”梁月松一反刚才轻松调侃,严肃地说道。

何志远看他认真起来,也不再调侃,问:“什么天大的事情?”

“朝邑地震,据《明史录》记载,弘治十四年正月初一,朝邑发生了一次大地震!死伤无数。而且五十五年后又发生了一次更大的地震,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8.3级关中大地震,据记载,关中大地震死亡八十三万人,朝邑也是重灾区。我今世的老家就是朝邑县。”梁月松一口气说完。

何志远一下子愣住了,这可真是天大的事情。

“你没记错?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没记错,这种大事岂能记错?”

“那你想怎么办?”

“我想回去一趟,把家里的爷爷奶奶,伯父伯母堂兄堂弟都接到这里。”梁月松说道。

“那你这么做总得有个理由吧?否则他们肯定不会全家搬到这里。再说大明的户籍管理是很严格的,你要到当地官府办路引,恐怕路引不那么好办。”何志远问他。

“是啊,我就是找不出一个合适的理由,今天才急着找你商量的。至于路引的事,我想只要有银子就好办。”

何志远心想,这件事还真不太好办,如果直接和他们说实情,他们肯定不相信。地震自古以来都无法预测,人家凭什么就相信你。思索良久,何志远说道:“我倒是有一个办法,不知你有没有勇气去试一试。如果能成不但救你现在的家人,也能拯救绝大多数人。不过你可能要承担一些风险。”

“你说说看,只要能救得了那地方的百姓,承担风险算得了什么。”梁月松关键时刻没有掉链子。

何志远把自己

的想法细细的说了出来,梁月松说道:“这样也行?是不是太玄幻了?”

“就要这样,越神秘越有人信,你要是一本正经的说反而没有人相信。”何志远说道。

“那行,我马上回去一次,把这件事情办妥再回来。”梁月松说道,一股拯救万民于水火的豪情由然而生。

“也没有那么急,现在离过年还有将近四个月,有足够的时间来做这件事。走之前,你也要把这边的事情处理好。”何志远说道。

梁月松说道:“从这里到朝邑走旱路有一千六百多里路,而且山路颇多,盗匪常有出没,路上很不安全,至少也要走二十多天。如果走水路,会绕一些路,要从这里沿沭河南下到宿迁,然后向西到徐州从徐州转入黄河水道,沿黄河一路西行就可直达朝邑县城。整个水路大约有二千里路,我可以多带一些侍卫,最多半个月就能到朝邑,这样在朝邑我就有充分的时间来做这件事,最后再趁机说服家人,赶在黄河封冻之前返回。”

“黄河能通航?你不会又是瞎扯吧?”何志远问。

“小型的载人客船是可以的。不过到了河南境内需要几次下船改走旱路,但总比走旱路要快得多,也安全的得多。”

显然梁月松对这个问题有充分的考虑。

何志远见他已经考虑成熟,就说道:“既然你已做好准备,那就按你说的办,不过要快去快回,多带些银两,路上多加小心。”

“放心吧,我会小心的。老爸,还有两件事,需要你帮忙。”梁月松说着拿出一万两荣昌票据,接着说道:“在我回来之前,先帮我买两套三进宅院,等他们到了这里也有个落脚的地方。还有就是我写的那部,不能断更,当时和辛老板约定每月十万字的稿。如果到时间我回不来,请你代笔完成这稿。”

对于何志远来这都是小事,于是就满口答应下来。

之后,他们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