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远大前程(1 / 2)

“门主,咱们在江南的买卖又出现了些问题!”

齐心堂的总掌柜董浩然,再一次出现在李天养面前,找他诉起苦来。

“又出什么问题了?”

“各地的‘有间’客栈,被官府刁难了,说其中鱼龙混杂,需要每日接收官差的查访。”

董浩然苦着一张脸,这些时日以来,他的心情就没有好过一回,每天里都是乱七八糟的消息扑面而来,让其烦不胜烦。

齐心堂下大明朝的买卖会被刁难,早前李天养就已经给董浩然打过招呼了,董浩然当时表面上满口应承,说是早已有了对策,可是真当这明庭找上门来,用一个个或之前根本没有在意过的理由或干脆是莫须有的理由,将齐心堂上上下下查了一个底掉,给他们的生意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曾经在各地打点好的关系,如今纷纷都不再搭理齐心堂的求助,各种理由甩出来就是告诉齐心堂,他们要跟齐心堂划清界限。

“查就查吧,记住每个店铺的存银在当天夜里就进行交接收存,店中除了第二日的零钱以外,不允许多放银钱。”

李天养也是无奈,其实齐心堂明面上的盘查还算有些规矩,至少大明官服还没有做好跟洪门撕破脸的打算,虽然刁难己方,但也有分寸。

而在暗地里的外卫与大明锦衣卫东西厂番的较量,那才是真正不见硝烟地残酷战场。

作为历朝历代最为重视间谍组织的朝代,大明王朝麾下的几个间谍组织,在这些年里持续不断被官府掌控权力之后慢慢削减权力,使其没有了巅峰时期的气势和地位,但是其恐怖的侦查渗透能力,依旧让洪门外卫损失了不少外围成员。

甚至许多自我保护意识不好的核心份子,也有不少漏建立至今几乎一帆风顺的外卫局当头一棒。

这还是在外卫局提前发出潜伏令的情况下,仍旧被锦衣卫东西厂的番子们清查出了三四成的潜伏人员,虽然外卫局的大部尚在,其中身居明庭官府高层的那些重要棋子也几乎没有被发现,但是对于洪门来说,其损失依旧有些沉重。

间谍成员的选拔与培养,却是比一般的战士要求要高很多,成本也要大上不少,而且在安排身份等方面,都需要洪门付出很多的精力和投入。每损失一名优秀的潜伏成员,或许对于底蕴深厚的大明王朝来说影响不大,但是对于崛起不过区区三十年的洪门来说,却是痛心疾首的事情。

“这个已经吩咐下去了,我们在各地都有隐蔽的金库,赚取到的银钱和物资都会悄悄送抵这些地方安放。”

董浩然深以为然,把自己的安排说了出来。

“最近还是尽量少跟大明那边做买卖,在明朝庭那边没有表明他们对咱们态度之前,咱们还是谨慎一点为好。”

李天养揉了揉头上两侧太阳穴提神说道。

“明白。”

董浩然点头应答。

这些时日大明朝廷方面,也不是没有动作,光是送交到李天养手中的各类文书就有十好几封,就连已经告老还乡归隐山林的前任户部尚书,洪门在明庭重话的盟友南居益,都给李天养写过几封书信。

这些书信内容大致相同,都是苦心孤诣劝说李天养投效朝廷,到京城里去述职的。

这回明庭中枢可是极为大方的,一口就许下了李天养一个兵部尚书的职务,以及一个大明公侯之位。

同时当初那个将李天养丢在一旁视若不见的崇祯皇帝,也手书了一封密信给李天养,表面上对李天养派出的东江镇将士满心欣慰之言,可实际上却是在做着拉拢行为。

当洪堂军队在大清王朝的地盘上,将明朝上下视如猛虎的清朝军队击败的消息传达到明朝应天府陪都各位王公重臣的耳边时,从一开始的不可置信,到后来的震惊,最后变成忌惮,包括崇祯皇帝在内的明朝中枢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