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高僧舍利(2 / 3)

看到这又是一叠大钞进了功德箱,顿时满心欢喜,那点尴尬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

“阿弥佗佛,施主虔诚用心,行大功德,佛祖必然保佑您,消危去难,万事大吉!”双手合十,深施一礼。

宁志恒也不搭话,回了一礼。转身出寺而去。

知客僧看着宁志恒的背影有些疑惑,这个香客虽然年轻,可气质沉静,举止言谈都给他带来莫名压力。

而且那串念珠手串明显也不是什么贵重之物。可他却是毫不在意的散出一笔不小的钱财。

“倒是不像个文物贩子?”他喃喃自语。

这时一直打坐在佛像前诵经时老僧却是睁开眼睛,缓慢开口说道“这是一位有修行在身的居士,是个有大智慧的!”

知客僧看着一向寡言少语的师父突然开口说出这句话,顿时有些茫然。

宁志恒片刻也不愿耽误,出门叫一辆黄包车,直接赶回到家中。

进了门把房门锁好,取出念珠手串仔细端详。

他需要要找出具体是念珠手串中哪一部分,能够给他的菩提树带来异样的变化。

他把念珠手串一个个都拆解下来。先是把每一颗念珠都试着感应了一遍,果然如他所想,这些都是硬木的材质,没有半点异常。

最后就只剩下那段箍节,普普通通的,大概三厘米长短,颜色暗黄。与普通的串珠装饰品没有什么两样。

当他将这段箍节拿在手里时,终于又体会到了那种感觉。

思绪不自觉的被吸入脑海里的意识灵台当中,诵经之声越发洪亮,菩提树散发出来晶莹的绿色光芒越来越盛。

他的意识投影一如往常盘膝而坐,随着他的诵经之声,菩提树轻轻摇动,那条枝杈上缓缓聚集出了一片小小的绿叶,并在不停地生长和壮大。

过了很久,宁志恒停止了诵经。他一睁眼就抬头看向菩提树,映入眼帘的正是他最想看到的那一幕。

枝杈上又多了一片绿叶,现在总共是七片绿叶了。只是这片绿叶比起原来的六片小了很多。不过它还在继续生长当中,应该很快就可以长的和其他六片一模一样。

不过他发现一个问题,如果没有他诵读经文,绿叶的生长速度就很慢,几乎是难以察觉。

可是如果他同时诵读佛经,绿叶的生长速度就会快很多,这不刚刚又念了一段佛经,这个绿叶又壮大一圈。

看来菩提树的生长和宁志恒自身还是有很大关系的。毕竟这里是他的意识空间,是他的主场。

菩提树也是依存于他的精神世界,还是以他的意愿为主。

就在这时,一团晶莹的光团出现在菩提树下,轻轻漂浮在宁志恒的身前。

这又是什么?这和昨天柳田幸树的精神光团出现时一模一样。这难道也是一段记忆光团?

宁志恒和昨天一样,伸出手指触碰光团,那一霎那光团瞬间崩散开来,化作无数个画面,犹如幻灯片一样在宁志恒的面前飞快的播放闪过。

这是一个古代僧人的一段经历,不同的是这些画面远远比柳田幸树那短短的几幅截图详尽太多了。

出生在唐朝末年的一个孤儿,被游走四方的行脚僧人收留。然后浪迹天涯,历经苦难。

最后在洛阳迦南寺安置下来,广传佛法。盛名逐渐传播开来,最终成为当代高僧。

这位苦慧大师活了八十八岁,在当时的时代绝对是非常长寿的高龄了。

圆寂后焚化时,得舍利骨十四枚。现在宁志恒手里的这枚箍节就是那十四枚舍利之一。

本来这十四枚舍利都被供奉收藏在迦南寺中。可后来在战乱中迦南寺被毁,这十四枚舍利都散落丢失了。

这枚舍利被当时的僧人带走,最后安置在这念珠手串上。辗转流年,传到了法华寺僧人宏远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