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道始初解,树下传道(上)(1 / 2)

饭桌上,

许淮坐在首位,小丫头和宁舒雪在许淮的下手边相对而坐,

虽说食材简单,但架不住许淮的手艺好,三人一兽吃的是异常欢畅。

“师父,您要是到城市里去开一家餐馆,保证生意火爆。”

宁舒雪吃得香汗淋漓,尤其是那山猪腊肉,肥而不腻,特别有嚼劲,深得她的喜欢。

许淮听了,微微一笑,不说话,只是吃着饭。

遵循着古书中圣人的规矩,食不言,寝不语。

再说了,去城市里开饭店,能比的上,在这茫茫万里昆仑山上怡然自得的生活

万里山脉,此起彼伏,树木林立,泉水叮咚,白雪皑皑,水天相接,像是一幅充满着诗的世界。

捧一杯香茗,寻一安静处坐下,一边享受着香茗的香味,一边感叹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阅一卷古迹,吃一席米饭。

这是何等的快乐,又是何等的潇洒。

别说是许淮不缺钱,就算是缺钱,许淮也不会离开昆仑山,在城市中生活。

一个如遗世独立的仙人,一个如充满金钱的俗人的,二者风马牛不相及,又谈何相互融洽。

小丫头吃的异常欢快,抱着小松鼠,时不时的用筷子夹几块大白菜,喂给小松鼠。

小家伙吃的哼哧哼哧,吃的也很欢快,不过似乎是显得有点咸,张着小嘴巴,吐着舌头,到处找水喝。

“给你,水!”

宁舒雪赶忙倒了杯水,放在了小家伙的面前,

一看到水,咸的受不了的小家伙从小仙的怀里蹦了出来,张嘴吐着舌头,喝着水。

宁舒雪看见小家伙这副可爱模样,咯咯的笑起来,如动听的风铃一样。

饭后,

宁舒雪收拾着碗筷,而许淮这又像往常一样,手里捧着杯茶,来到院子里阅读起典籍来。

院子里,除了一角的药田,还生长着一株桃树,粗壮至极,两个壮年男子环起手来都抱不下。

据他所知,这个桃树应该有很长的岁月了,到现在,也应该没有生命了。

它表面的树皮炸裂,失去了原来的光滑,原本清脆欲滴的树枝不见了踪影,只剩下枯黄干燥的死枝。

这一株古老的桃树应该是刚刚来到昆仑山卖定居的许家先祖种下的,熬过几百年的岁月,终于在许淮父亲生下来的时候,不再吐露新芽,消逝了。

应该是一种变异品种,虽然没有理由活过那么多年,即使树很长寿,也不应如此。

死去的古桃树在这酷寒的冬天里,显得有些凋零,带来几丝惆怅。

光秃秃的枝头一览无遗,反倒是粗壮的树干笔走龙蛇,大气磅礴,有种异样粗犷的美。

“舒雪,该检查功课了,过来吧。”

“啊,师父,不是还有两天吗?”

“这次先检查前面会的,过两天再检查全篇。”许淮对着刚从厨房出来,正在玩弄着小松鼠的舒雪说道。

听起来一整本书很多,但有所不同的是,古籍每一页的字很少,远远低于现代书籍,所以看似一整本书,其实也没有多少。

就是其中的文言文字,比较拗口难读。

直到今天,宁舒雪已经在许家呆了有四天时间了,前两天,一直是许淮用体内真元给她梳理身体,同时喝着滋补的药汤。

身子骨现在还有点虚弱,但是,较之前的她,好上的太多了,最起码不用担心这昆仑山上的寒气入体了。

“师父,一共有九卷,还剩下四卷不会。”

“好,你把二卷第三序中的内篇金丹背一下。”许淮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淡淡的说道。

宁舒雪先是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