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献俘礼(1 / 3)

贰臣 菖蒲君 511 字 2020-02-15

王师凯旋日,无望告乃翁。

嘉隆二十一年腊月初八,宜祭祀祈福。

太康城万人空巷,街头巷尾都是迎接北伐凯旋王师的人群。

每一个在街头欢庆的神光子民脸上都洋溢着前所未有的亢奋之情,一雪百年耻,民族自豪感的情绪肆意传染扩散,九万里河山气运蒸腾。

端坐在太史楼房梁上疗伤的两人感受最为明显,仿佛来自四面八方各层空间的气运全都汇聚于此,池中的水位瞬间便上涨一大截,又一颗紫莲冒出水面,身姿摇曳含苞待放的样子煞是好看。

“中原王朝气运鼎盛,四方各族只能臣服。”大长老的嗓音中充满了无奈。

楼岳山凝视着新冒出的紫莲花苞,慢慢说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应该是北伐大军班师回朝在太平门大典。”

“神光朝百年间四代君王苦心经营,经此一战达至巅峰,这样甚好,咱们大可以放开手脚借助这池子紫金宝莲修行。”

太平门是四门九关中最大的一个城门,可以说是太康城最重要的门户所在,城门之上御道宽阔,两马并跑皆可。

是日天朗气清,虽气候湿寒但难挡太康百姓之热情,这等盛况远超崔柏霍三人之预期,里里外外密密麻麻的人群云集在此,更有周边几府的百姓驱车骑马连夜赶来共襄盛典,何止是千之数,放眼望去全是乌压压的人头攒动,当日崔含章紧急调集全部游骑军入城维持秩序。

太平门城门楼上正中设御座,驾部在楼上张黄盖,銮仪卫在阙下,两侧有大戟士身着明光铠甲,环立一字排开,铠甲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闪威武霸气,散发着一股浓郁的肃穆之气。

城楼门前设法驾卤簿,卤簿前东设十二面兽皮金鼓,西陈十二组铙歌演奏。

礼部尚书出列走到三军阵前请驾,太平门鸣钟唱响,嘉隆帝面色红润身着龙袍衮服,由前导后扈仪仗护卫乘舆登上太平门城楼。

鼎国公灵武候等王公贵族与文武百官着礼服分班序立,此时兵部尚书刘之纶领衔众将领叩拜嘉隆帝:“圣上亲征,北伐胡人,三军用命大破敌军骑兵十万,连破幽云十二州,捣毁金帐王庭,抓获战俘三千,掠夺牛羊马匹等战略物资无数。”

“威武!威武!万岁!万岁!”万众军民齐声高呼。

只见三千俘虏全都用白绳缚系,由兵部校官押在金鼓南边候立。

面对北伐大军和迎接欢庆的民众,嘉隆帝心中亦有激动之情,大手一挥万民收声:“三军用命,民心凝聚,天道在神光。”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礼部尚书带头高呼万岁,顿时现场呼喊声犹如山呼海啸一般,声浪滔天,轰散空中流云。

嘉隆帝再次轻轻挥手,现场顿时由喧嚣转为安静,可见嘉隆帝威望已经压盖四宇,

“献俘礼毕,朕将率领众位臣工入太庙敬香告天,祭祀祖宗。”

嘉隆帝话音刚落,山呼海啸的欢呼声再次响起,礼部仪制清吏司主官立刻呼喊:

“奏金鼓铙歌。”

十二门礼炮齐鸣,献俘礼开始,太平门至皇宫内沿途游骑军高呼献俘礼开始,声音渐次传遍太康城各处。

皇宫内寿禧宫内太后娘娘带领皇后萧氏贵妃姜氏等一众后宫妃嫔盛装跪地,磕头敬天。

南华门亦有金羽卫与礼部仪制清吏司官员负责指挥宫廷乐班奏乐。

太史楼观星台上钦天监正率领所有监员祷告祈福,礼敬上天。

龙沅江水师铁锁连舟,成一字长蛇阵排开,旌旗烈烈迎风招展,霍家老太爷在主舰指挥台上带领众将士向太平门方向敬礼。

兵部司马崔含章将俘虏押至城楼门路西朝北立,北伐大战又何止三千战俘,只是多数战俘性格倔强,陆续被斩杀,剩下这些乃诚心归顺。

随后崔含章下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