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南人治南,北人治北(2 / 2)

大宋骄阳 填海的精灵 214 字 2020-03-15

而现在出兵,虽说是为收渔翁之利而去,但鹬蚌见渔翁在彼,怎能斗的死去活来。坐收渔翁之利关键在于坐,动起来惊了鹬蚌,哪有利争。

再说当务之急是灭了伪韩,而不是挑起内战的时候,再怎么说自治区隶属于朝廷,为朝廷缴纳不菲税赋,宋江又没有丝毫反意,此时与仇敌联手出兵,师出无名不说,还落下千古骂名。

并且有自治区做缓冲带,金人南下必然得先打自治区,这样就算金人再次打过黄河也损失惨重,再无实力进一步南侵。

不论向哪个方面发展,这都是朝廷胡良机,朝廷最差可借机削弱敌对势力,包括自治区,但绝不是直接向自治区动手的良机。

其中利弊一眼可窥,为何陛下就看不明白?

但张俊很无奈,他向赵构陈述利害时,半途竟被皇帝怒冲冲打断:“此乃现今形式下的国策,乃朕与宰执大臣反复论证定下的国策,不容置疑,爱卿执行即可!莫非在爱卿眼里,朕与其余大臣均为孩童,说话做事都是儿戏不成?”

天子震怒,再加上汪伯彦在旁边帮腔,张俊只能怏怏而退,独自在京城的私宅里借酒消愁,等候命令。

这天张俊正在喝闷酒,随从报来苗傅拜见,张俊忙让请进来。苗傅是皇帝的第一带刀侍卫,与张俊交情匪浅,当初赵构还是兵马大元帅时,他二人就交好。

不多时苗傅进来,二人客气数句便开始推杯把盏,数杯下肚,话题便扯到这次战争上。

苗傅是皇帝侍卫,不能对皇帝说三道四,但对参加制定国策的宰执则是一顿臭骂,大骂奸臣误国,出此下下策。

他秉性耿直,几句话后便气得耳赤目红,再加上酒劲,忿忿不已,转过话头指责张俊道:“奸臣出策误国,张帅心知肚明,却也不向陛下明谏,是要随波逐流,还是要同流合污?”

张俊只能苦笑,他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道:“我心中的愤懑比兄弟只多不少,无奈陛下心意已决,半句话都听不进去。汪伯彦又怀疑我不出兵是与宋江有私,我还能怎么样?空有一腔热血却只能憋屈在心里。兄弟,我比你还委屈,倘若战争偏离他们的预想,我就是那只替罪羊!”

苗傅闻言更是义愤填膺,他再次怒骂汪伯彦为首的宰执,而后又无奈叹了一口气,连饮数杯道:“当初在相州初遇陛下,他可不是这个样子的。那时候他意气风发,把驱夷虏、救父兄、复失土为己任,招兵买马攒集力量,誓与金寇不死不休。从那时候我苗傅就发誓跟随陛下闯一番丰功伟绩,把金寇赶出我宋土,把我们大宋失去的尊严和荣誉统统找回来。可??????这就如昙花,美丽只是一瞬间,从大名府辗转到江南后,陛下的豪气荡然无存,只愿苟安一隅。哎??????!”

苗傅一仰头猛喝下一大杯酒,沿窗户看着外面晴朗的天空,目光呆滞,似乎在蓝天白云间寻找那曾经有雄心壮志的康王。

浸润在酒中的日子过得飞快,转眼一月有余。这日张俊上朝回来,把官帽脱下重重摔在桌几道:“此官不做也罢!”

而后恨恨坐在椅子上,仰天叹息:“此乃天要亡我大宋乎?”

他连呼三声,却听有人在屋外道:“此非天意,实属人祸!”随即一道人影急匆匆进来,不是苗傅又是谁呢。

苗傅也不和张俊见礼,直愣愣问道:“张帅准备怎么办?”

张俊苦笑道:“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张俊接到的是和伪韩夹击八字军的君令,只能率军去攻击王彦了。”

苗傅感叹道:“张帅是大宋灭亡的马前卒啊!出征回来就是大宋的千古罪人!”

张俊叹了一口气后感觉苗傅话里有话,便问道:“兄弟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