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鸡飞狗跳小田村(1 / 2)

“方大人如今手下有多少家丁?”王元雅问道。

“下官手下共有六百多名家丁。”方逸答道,生怕王元雅误会,方逸急忙又补了一句,“大人也说过,此地乃前线军镇,下官之所以带这么多家丁过来,也是存了一份万一敌军来袭,这些家丁也能助守城官军一臂之力的心思。”

王元雅哈哈一笑,无所谓地摆了摆手,表示理解。

“方大人不必担心,你能想到这一点,老夫很是欣慰,所谓君子达则兼济天下,方大人文武全才,能在处理好县里事务的同时,又积极参与到兵事方面,老夫以为,你这种行为,很值得提倡。”

方逸没想到王元雅居然这么开通,顿时心中一块大石就落了地。

他作为现代人穿越到古代,对这里一直抱有些许的陌生感觉,但他也知道,古代的皇帝,最恨的便是有人造反,而想要造反,就要有军队,有武器和防具。

所以他在募集,训练家丁的时候,一直都是小心翼翼,尽量不给别人造成什么口实,唯恐崇祯,或是其他人会对自己产生猜忌之意。

而今日王元雅的表态,却让方逸大大地松了一口气,有了上司的肯定,他以后做事也就不必这么畏手畏脚,瞻前顾后了。

“方大人手下的这些家丁确实比较精锐,老夫以为,只挂个家丁名分,未免有些委屈他们了,也不利于他们继续发挥战力,所以老夫打算给你手下的家丁,一个团练的名义,定额一千人,不知方大人以为如何?”

方逸听了,顿时便喜出望外,急忙站起身来,对王元雅深施一礼,“下官多谢老大人,老大人有心了。”

正常来讲,古代的皇帝和像王元雅这样的封疆大吏们,最忌讳的,便是自己手下和属地中,有不属于自己控制的军事力量。

不受自己控制,就有造反的可能。

但是遵化城和方逸的情况偏偏比较特殊。

首先这里是军镇,还是前线军镇,对于这里的官员,朝廷考核的标准不是你这地方给朝廷缴纳了多少财政税银,又缴纳了多少米粮等等,朝廷对这里最看重的,乃是安全。

你能把这里治理的井井有条,平安无事,你就是大功一件!其他的什么农业什么商业,那都是次要的。

哪怕你农业商业搞得再好,如果被敌人打进来了,把城池攻破了,那当地的长官便只有死亡这一途可以走,你平时民政干得再好,也没用。

要么被敌人杀死,要么被朝廷以玩忽职守之罪,拿下大牢,秋后处斩,家里的财产被没收充公,家里的家眷也会被当奴隶一样地发卖给别人。

不管是哪条路,下场都是一个死,还是全家都死的那种结局。

遵化城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它可以拱卫京畿之地,而不是它可以为朝廷贡献多少税收!

所以王元雅对于方逸练兵,练精兵的做法,是打心眼赞同的,毕竟战争的时候,哪怕能多一点点的力量,也是好的,更何况方逸手下家丁十分的精锐,连赫赫有名的白甲兵都栽在了方逸手中,这样一支兵马,在战争时显然能发挥很大的作用,甚至有可能是关键作用。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遵化城的安全,不但干系到王元雅,何天球和守备徐连芳等人的身家性命,便是与驻扎在三屯营的总兵朱国彦,也有着生死攸关的关系。

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所以方逸练兵,王元雅是鼓励还来不及,哪里还有猜忌他的心思?

再一个方逸是谁啊?遂平公主未来的夫婿,据说还是皇帝登基之前的知交好友,即将成为皇亲国戚中的一员,这样一个人,怎么可能会去造反?

再一个,大明疆域万里,精兵良将不计其数,靠着六百兵马,就能造反成功了?

这显然不可能嘛。

现在方逸又主动要去剿匪,王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