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九十一章 独乐了不如众乐乐(1 / 2)

残明霸业 天漄行知 2506 字 2020-03-17

李元胤又问“那么说战争是不可轻言的喽?”天浪笑了“呵呵,如果战争得不到全民的收益,使得国库和百姓的家财耗尽的话,那么就没有必要。但是有一种战争是可以让一个国家越打越强大,百姓越经历战争越富裕的,就例如先秦所进行的战争,这样的战争其实是很有必要的。”

李元胤又问“人们常说所谓的‘春秋无义战’,是否那种不义就是因为没有利用民心只追求物质和国家版图才有的评价呢?如果在战争过后收拢不住敌国的民心,那么侵略的结果就会是周而复始的镇压与反抗。这样的战争只会给本国和敌国造成巨大的伤害,最终本国也会因为这些周而复始的镇压与反抗而耗散国帑,徒增许多冤魂。如果面对这样的反抗,就算是只为了大明,征伐又有何必要呢?”

天浪说“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孟子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行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行之者文王是也。孟子的书我们谁都读过,但是自孟子以后,又有多少帝王像孟子所说的这段话一样去做过了呢?你李元伯当然又会问朕,既然伐国,而后又因其民不悦而勿取,伐国又何益哉?对么?”ii

李元胤笑了笑“臣是想这么问的。”天浪说“孟子不是还说过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嘛,如何作为一个胜利者还能与被征服者实现共赢,才会让统治者真正的脱离你刚才所说的那种周而复始的镇压与反抗。”说完这话,天浪又拍着李元胤的肩膀说道“这可是一门大学问,等你琢磨好了再来和朕探讨。”

这时李元胤的头脑已经有点儿乱了,不过他还是问了最后一句“万岁爷,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是您那个解释法吗?”天浪笑道“读书读傻了吧,朕只不过是在调侃,谁解释孟子的那句话了?如果齐人与燕人同乐,两国百姓实现共赢,你认为孟子会不赞同齐宣王取燕吗?”

山路难行,但是在这一路边走边谈中,两人已经走过了沟沟坎坎,他们坐上了同一辆车,因为李元胤好像还没有想要结束这个话题的意思。深思中的他甚至没有等到天浪的邀请,甚至忘记了君臣之礼,便毫不客气的想着心事、毫不客气的坐上了天浪的那辆马车。对于一个兄弟这样的举动,天浪当然不会过多去在意。只是看着他深思的眉头紧缩,让天浪对这个平日里和自己一样疯疯癫癫,而遇到人生理念的认知问题时却非常斤斤计较的人更多了一分惺惺相惜。ii

李元胤没有想要结束话题,却陷入了沉思当中,天浪的心中却也正在重新审视自己的这三位损友,马进忠的为人可以说是对‘智’的另类诠释了,高必正绝对够得上一个‘勇’字,而历史中的李元胤,力劝李成栋复明,三斩叛将,从不自专,直至郁林自刎的那一句“陛下负臣,臣不负陛下!”难道还当不起一个‘义’字吗?

这时,已经想了许久的李元胤忽然发现他们二人已经同坐上了回家的御撵之上,才突然与天浪相视一笑,正要开口说话,车外却传来了侯性的声音。“万岁爷,小臣前来庐山护驾,不求有功啊,只想问回去后是否能讨得一口酒喝啊?”李元胤没等天浪回答侯性的话,就笑骂他道“这猢狲平日里怕是捞不到寸功吧,偶尔来找万岁爷凑个热闹,才走了十里八里的路程,还想要万岁论功行赏啊?他这是要穷疯啦?”ii

侯性一听是李元胤的声音在骂他,自然嘴是不软的,他啐了几声说道“呸呸呸,我当是谁这么晦气,原来是扫把星回来了,你不去为万岁爷看管云贵川的林莽,管理些獐狍野鹿什么的做个百兽之王,跑这里给你侯大爷添什么堵?赶紧滚回你的四川老家去,那里的野人怕是已经为你李大将军生了几十个孩子了吧,要是你嫌自己的孩子太多,到是可以大方些,送到我总兵府上来,我老侯到时可以带着他们去讨饭,哈哈哈!”

李元胤笑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