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高僧风度(1 / 2)

明月照远道 松下鹿 2399 字 2020-09-08

圆慧看见随世子一同进来的女子,不禁一怔,望着曹宗钰,沉声道“世子,事涉机密,还请……”

“大师毋庸疑心。这是归义府大小姐,火葬之法,便是她提出的。”

圆慧闻言,细细看了看安舒,方才合十躬身“大小姐智见不凡,老衲敬服。”

三人在禅房中坐下,知客僧奉了茶,躬身退下,带上木门。

圆慧这个院子乃是寺中历代方丈所居,树深院广,曹宗钰与安舒进来时,已看到院中空无一人,此时知客僧人退下,片刻之后,脚步声沿碎石甬道消失在院门,随后又是院门的咿呀声,便知院中仅剩他们三人。

圆慧开口道“世子下午着人传来的口信,老衲已经收到,因着要做些准备,故而没有及时回报世子。”

曹宗钰理解地点点头“若是人手物资不足,大师可径直使人去使衙借调。我已传下话去,明后两日,龙兴寺但有所需,无不允准。”

圆慧摇摇头“倒不是为这个缘故。我听来人传话,世子言道,由龙兴寺出头,引带本地各僧尼寺庙,大办水陆法会,宣讲火葬之利。”

“正是。”看着圆慧沉吟的面容,曹宗钰微微皱眉,出声探问“可是大师有何难处?”

“世子的计划,固然是周详仔细。然而老衲担心,这等宣教之事,乃是春风化雨的长久之事,骤然之间,怕是极难见功。”

这是明摆着的事,还用他说?病急乱投医,临事抱佛脚,聊胜于无而已。

曹宗钰看了他一眼,心下颇有些狐疑,这位都僧统大人可是在抱怨素日里,官府对推行火葬之俗不甚上心?

虽说这事怎么也怨不到沙洲头上,然而现在有求于人,曹宗钰到底还是皱着眉头,勉强笑道“大师说的,自是正理。待此事一了,此后释教之中,但有活佛宾天、高僧涅槃之事,节度使衙门一定亲临致吊,以示郑重。”

除此之外,再多的,却也不能做。朝廷自有制度,儒家亦有礼法,沙州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听得他如此说,原本悠悠喝茶的安舒抬眼一瞥,目光中大有不赞同的意思。

圆慧亦是一愕,这才发现,这位心神缜密,思虑极深的世子误会了自己的意思。苦笑道“老衲不是这个意思。佛门行火葬,乃是抛却臭皮囊,得大清净,大自在之意。不欲因此肉身皮囊,受诸般欲念之苦,不得解脱。然而这等境界,若非我教之人,或是久受佛法点化,实难衷心接受。”

“舍不得,原本便是红尘诸般困厄之一。”安舒轻轻叹息,下意识望了曹宗钰一眼。曹宗钰心头一痛,低头喝茶,避开她目光。

“正是如此。俗家之人,久受礼俗熏陶,于父母血肉恩情,形骸肌肤,无不恋恋。若要他们遽然之间,放下心中这点痴念,那是千难万难。”

佛家有立地成佛之说,便是因为,这一点灵透,看似简单,却是世上千万人都做不到的。能做到得的人,自然已经抵达佛的境界。

曹宗钰挑眉问道“然则,大师的言下之意是?”

他可不信,圆慧说这番话,全是为了推脱。沙州都僧统若是这般没有担待,那也太让人失望了。

安舒也皱眉看着圆慧。火葬之议,是她提出。现在圆慧这般诉苦道难,究竟是何用意,她也很想知道。

“老衲俗家原本姓宋,名唤智悦。”圆慧突然说道,“自十岁落发,至今已五十有三年。从灵图寺住持转来龙兴寺,任职都僧统,也有十年了。”

安舒与曹宗钰交换了个眼色,皆从对方眼中看到茫然,不知圆慧为何突然说起个人生平。

“虽说忝任都僧统一职,其实平日多承及节度使衙门看顾,佛门在沙洲一地,无论传法收徒还是兴修寺庙,老衲都并无经历多少烦难。”

他话题一下子又飘到都僧统的职务上,安舒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