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完美弓手(2 / 3)

比,搭射力量大射程远,但精度低。

我们是人,没有神明一样的天赋,再怎么训练也无法避免放弦时产生箭矢侧滑滚动。

你们回去后要仔细观察,努力体验,尽管那只有一瞬间,但弓弦的震动和手指手腕的不均匀都会导致原来在一条直线上的箭尾出现外偏

弓弦的回弹速度实际上远高于手指伸直的速度,外偏不可避免。

侧滑的方向就是指尖的方向,也就是说拉弦手指的数量越多对侧滑的干扰越大,这就是搭度不足的原因。

所有弓箭手,我是说专业的弓箭手,不是装备弓箭的步兵,至少要带上皮手套来减少对皮肤的损伤,而作为你们这样的祭坛守备军后备可以装备上更加精良的铁质掌套甚至精钢护臂。”

他说着忘了一眼十三和十七,两人神色凛然,显然大脑都在高速运转,尽可能地消化武力今天讲授的内容

“勾射射法的搭箭手也需要有保护措施,通常是铁质或者石质、骨质的指环,带在拇指上,称为扳指。

意义就在于能进一步提高射击精确度和初速,同时不影响近战搏斗时掌握刀剑等兵器的手指、手掌、手腕灵活度。”

“我有个问题。”十三边走边道。

“好,尽量简短。”武力回答。

十三点点头,“刚才说搭射的精度不如勾射,道理也能讲得通,但为什么在介绍搭射的时候会说主要功能是远距离狙击,精度不够,距离又远,如何办到?”

“这个问题很好,以后你们练习的时候就会发现,用搭射的方法,每次射出的箭矢非常不稳定,拉弓时就跑偏,这还是在一群老手身上,如果是普通新兵,用搭射法射箭就非常不现实,甚至会出现弓箭射不出去的情况。

这是因为用搭射射法的手指只推力,并不能真正意义上夹紧箭杆。

箭杆和弓弦之间未经捏合固定,就会有微不可查的缝隙,这个缝隙是精度下降的主因。”

武力顿了顿,继续道“勾射射法掌握以后,是用大拇指和食指尾端夹住箭尾用箭尾、实际上是箭尾、拇指、食指共同承担来自弓弦的压力。

箭尾被大拇指夹得很紧,没有缝隙,稳定性自然高。”

”捏箭法也具备同样的优势,用指肚捏住箭尾是更好学的方法,所以不以弓箭为主要进攻手段的部队只需要掌握易上手的捏射法即可。

那么,回到十三刚才的问题上,远程狙击为什么要用搭射法。

答案很简单,因为对方的核心人物一定已经做好相应的防御和隐蔽措施,更不会傻乎乎的站在距离我们最近的位置,所以距离远、速度快这两条要求就把勾射和捏射都排除在外。

剩下的就是解决稳定性和精确度的方法。”

十三等人点头,表示理解。

“说到精确,我们必须在介绍一下瞄准的门道。

人拉弓射箭,发力的是背脊、肩膀、手臂,直线用力,那么箭簇和箭尾的位置其实都低于视线。换句话说,我们习惯的眼睛盯住猎物,并不是精确瞄准,而是要调高激发位置。

但这种调整并非均匀的平移,每个人的每一块骨骼和肌肉都没法完成幅度完全同意的动作,而优秀的猎人们普遍靠的是大量实践积累出的经验,肌肉本能。

但在军阵中,我们必须有更加统一的方法我们称之为延长法。

将箭矢运行的轨迹想象成一道延长线,用延长线的尾端瞄准目标。这样可以先保证横向不出偏差,用推弓手臂调节上下落点,比较容易掌握。

眼睛、箭头、目标投影也就是箭手们所说的瞄点是我们的核心点,将所有核心点都放在延长线上,就能相对准确的射中目标。

拉弓方法完备,瞄准方法精准,剩下就要考虑箭矢。

箭矢平常是直的,但一旦搭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