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打细算身后事2(1 / 6)

这家人走后,快中午了,来的是个小媳妇王氏,她今年也就十八九岁。来候府,不好穿戴太重的孝,棉服棉裙黑色外罩,更显得肤白胜雪,眉目如画,身材苗条,举止大方。

赵宜看过资料,王氏年初刚生了个儿子。

她丈夫没有兄弟姐妹,父亲五年前也没了,只一个寡母,身子还不好。

可想而之,她丈夫的死,对这个家的打击有多大了。

赵宜亲自见了她。

王氏两眼红肿,神情悲切。

赵宜说“张护卫是为了救我爹,才逝去的。这个情,我侯府永远记得。原本我是打算上你家的,后来他们说,你更愿意来我这里谈。这样也好,什么事,你都可以说。我能帮的,决不推挡。”

王氏说“谢谢大小姐,小妇人本来是想见见夫人的,有些话,我怕您一个姑娘家,听着不像。”

“这没什么,我很早就在家里处理事情了。死亡护卫的后事,我从头就参与的。不用考虑我的年纪和身份。哦,我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可以做主的。你且放心与我说吧。”

“谢谢大小姐。小女人嫁到张家,与丈夫还算和睦。年初,生下了儿子。家中婆母从不苛待媳妇。丈夫收入稳定,原本家里日子,还是很不错的。。”

她擦擦眼泪“婆婆身子不好,但也不用人日夜侍奉,她唯一不好的是,耳根子太软。家里宅子,离着堂叔家近,三堂婶,每日有事无事,都要到家里转一圈。家里事,婆母往往都会听从三婶娘。。丈夫收入不低,侯爷和世子爷,还经常有些面料吃食的赏赐。呵,三婶,每日里就待这一刻,我丈夫为人大方,看到她,总会给她一份。婆婆做件衣裳,也要给她做一件。家里过节添置年货,倒有一半要与她家。丈夫说,她能陪着婆婆说话儿解闷,也算是于我家有恩,所以,小妇人也不好多说。可如今。丈夫丧事,一应物品,侯府里都出了,还给了五十两银子。可这银子,婆母都交给三婶了。三婶话里话外,都用作丧事还不够,她还搭了多少,婆母就信她。”

她忍了半天,才又接着说“丈夫去后,家中有只婆母和幼儿,往后日子,真的难过。虽然侯府会发放丈夫的抚恤,可小妇人担心,没多久,都会进到三婶那里。那到时,我们孤儿寡母,如何生存?”

赵宜说“这的确是问题。不过,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你婆婆愿意给,侯府也拦不住!”

“以前倒也罢了,丈夫在,总有的进项,与她些,婆婆高兴,也不至于饿着我和孩子。三婶,也就算是贪点小便宜,不算大恶。可是,现在我丈夫没了呀。”

她一下子哭出声,这几天哭的,嗓子都哑了。

“现在,她还下这样的黑手。而且这几天,天天盯着。侯府派去的人,她和她丈夫都围着转。我一个妇道人家,总不能找大爷们单独去说话。不得已,刚死去丈夫,我却跑出来跟您说这些。。”她很惭愧。

赵宜对她的印象,还不错。

“非常时期,就别那么多讲究了。我很理解你现有的心情。”

“谢谢大小姐,没想到,您这个年龄,就能这样通透。小妇人。我。”

“有什么你就说吧,与我说的话,传不出这道门。”

“小姐。”她一下子跪在当地。

“赶紧起来”赵宜扶起她。

她面带羞愧“不瞒大小姐,小妇人闺中之时,家里与邻居方家关系良好。我与方家哥哥一同长大,当时两家,有意婚姻。方大哥待我,也很好。从小,他就把他的零用钱给我收着。可后来,他家产业出了些问题,父母身子又不好,耗干了家产。他家把房子卖了换了别处居住。我父母嫌弃,看中张家彩礼,逼着我嫁。我当时不愿,可没办法,只得托人,把这些年我和方大哥攒的银子给他送了去。嫁入张家后,丈夫待我不错,我照顾婆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