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宁地危机(1 / 2)

太叔白说“这里你对蛮兵交战最有经验,你觉得这是怎么回事?秦军的战斗力出了问题吗?”

苏卫摇摇头说道“秦军的战斗力没有问题,这次的问题,出在秦国的高层才对!或者说是永云城的高层!”

太叔白不解“老夫不太理解,你凭什么这么说?”

“看这次秦军的防守和蛮兵的进攻,你们难道没有发现,秦军进攻的方向,蛮兵必定重兵防守,而秦军防守薄弱的地方,蛮兵必定重兵进攻吗?如果秦军的指挥层没有问题,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呢?”苏卫说道。

太叔远惊讶的“啊”的一声,说“苏参事,你的意思是,秦军中有人勾结了蛮兵,将秦军的一切布防都告诉了蛮兵?”

“是这样的,否则就无法解释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可是,秦军的高层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情呢?”长史问道。

苏卫一摊手“这也是我想知道的问题。”

太叔白点点头“堡垒通常由内部攻破,还真是没错啊!”

其他人纷纷点头,表示太叔白说的没错。

众人正在讨论秦军的问题,一名士兵突然送来一份加急情报。

太叔白急忙打开一看,很快脸色就变得十分的难看。

这让众人十分的疑惑,情报上到底写了一些什么样的内容?

过了好一会儿,太叔白才颤抖着双手将情报放在了桌子上,带着一丝颤抖的声音说“你们都看看吧!”

众人早就很想知道情报上到底是一些什么样的东西了,只是太叔白是刺史,没人敢在太叔白面前太过于放肆。

现在太叔白让众人看,众人马上过去看那上面到底写了些什么。

原来大司马钟离和璧率领大军痛宁军作战,一开始非常顺利,但是打下了宁国两个州之后,突然遭遇了重大失败,四十万晋军被打的兵败溃散,原本的战果也丢了不少。

如果宁军趁势反击的话,这两个州全部丢掉也不奇怪。

这也是太叔白双手颤抖的原因。

宁军没有趁势反击的原因也十分的简单,晋军就是因为攻势太快了,这才被宁军伏击,导致原本大好的形势急转直下,现在宁军哪里还会轻敌冒进呢?

其实晋军也无力设下什么埋伏了,晋军虽然也有数百万人,但是这些军队都在各个州呢,没有做好作战的准备,想要集结起来增援那两个州,也需要不少时间的。

再说晋军也不敢调集太多的军队去打宁国啊,秦国、赵国、蛮邦都和晋国接壤,如果和宁国作战动用了太多的军队,其他几个方向出了战事的话,那可怎么办?

这也是将领们打仗的时候,总要留预备队的原因,虽然眼前的情况很紧急,但也不能轻易动用预备队,如果紧急情况之后还有更紧急的情况的话,到时候又没有预备队可用,这仗还怎么打?

所以没有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预备队是不能动用的。

当然宁军没有发动全面的反击,也不仅仅是这个原因,这和宁国内部也有一些关系。

对宁军前线统帅来说,一口气将晋军全部赶出宁国,当然是大功一件,可是,宁国的大司马是宁国的老牌贵族,如果宁军前线统帅得到了这个大功劳的话,那宁国皇帝要怎么嘉奖宁军前线统帅呢?

如果再提升,那对宁国大司马的位置构成威胁了,到了那个时候,宁国大司马会怎么对待这位宁军前线统帅,就可想而知了。

当然了,如果宁军前线统帅能够击败宁国大司马,将其取而代之的话,宁军前线统帅也不会犹豫的,问题是宁国大司马的党羽太多了,宁国皇帝对其都礼让三分的。

这位宁军统帅的下场,多半是不美好的。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宁军前线统帅没有立刻全线出击,而是一边带兵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