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风波起(1 / 2)

大国戏子 执笔画事人 2391 字 2020-09-13

一首《水调歌头》引燃中秋诗词会。

而随着宋老的一番品评,让堂内士子们彻底放下了心中芥蒂,跟着,便都兴奋了起来。在座的都是扬州城内有头有脸的士人,再不济也是有些文化底蕴的富商,识的清好赖,知道此“仙词”一出,梅长青之名必将随之名扬天下,万花楼中秋诗词会也将随之成为一段佳话,而作为与会者,众人岂不与有荣焉?

何以解兴?唯酒尔。

满堂人推杯换盏,酒至酣时,有人高呼梅长青的名字,欲与他碰杯。倏而,不少人也跟着起哄、附和。梅长青正与狄仁杰在阁内闲聊,听见堂下呼喝,苦笑一声,只得走至窗口,凭栏与众人拱手答谢,遥碰一杯,又得鱼幼薇相助,解释说他在招待贵客,这才安抚住了故意“撒酒疯”的众人。

月至中天,已是三更半夜,堂内依旧热闹。

狄仁杰带着曾开二人起身告辞,说明早还有公务,梅长青便没挽留,起身欲将三人送出门外,被狄仁杰劝住,只得站在阁门口,目送三人下楼离开。

临行前,狄仁杰叮嘱梅长青,莫要忘记二人的约定。

送走了狄仁杰三人,沈临舒了口气,一屁股坐在桌前,揽着妓子吸了口她身上的香气,感叹道,“狄大人一走,小侄总算是解脱了。”

接着又想起狄仁杰走时的话,问道,“小叔父,狄大人临走前让您莫忘了与他的约定,您与他有何约定啊?”

梅长青便跟他说了二人此前商议之事,并询问道,“你是打算回钱塘?还是与我一道留下?”

沈临思索片刻,便苦笑道,“想想若是整日与狄大人共处一堂,小侄便觉着浑身的不自在,还是回钱塘吧。”

“嗯。”

——

没一会儿,大抵是知道狄仁杰走了,鱼幼薇便过来陪梅长青饮酒,直至凌晨时分,众人才渐渐散去。已经微醉的梅长青,被柱子二人扶上马车回了客栈。

鱼幼薇目送马车走远,失落的叹了口气,转身回了万花楼。

这场热闹的中秋诗词会算是落下了帷幕。

梅长青知道《水调歌头》会引发轰动,但他低估了扬州人的传播速度。

一觉睡至中午,梅长青下楼用饭时,听着周边不少桌上都在讨论昨夜诗词会,口中不时念叨几句《水调歌头》,有赞美,有感叹。倍感诧异,自凌晨至此,不过才大半天的时间,这就传至如此了?

沈临兴奋道,“小叔父,怕是用不了多久,您的大名便要在大周家喻户晓了。”

对于沈临适时送上的这记马匹,梅长青嘴上谦虚了句,“没那么夸张,”其实心里还是挺开心的。

——

八月十七,秋闱放榜。

有人欢喜有人愁,历经几次看榜,梅长青也习惯了,便没再因此再感慨什么。

燕小乙激动的跑回来,告诉梅长青,他又考了第一,沈临第四十九,遗憾的是,沈富落榜了。

如此结果,虽然有些难以让人接受,但也在梅长青的预料之中。自沈父入狱,沈富便整日奔波,没一天能静得下心读书,再加上考试时,他心有牵挂,难以安心答卷,落榜是必然的。只不过,沈富似乎没他想的那般难过,他低头沉默了会儿,便笑着向二人道喜,大抵是早有心理准备了。

中了秋闱,便是举人,有了入仕的资格,比之童试的影响要大的多,梅长青甚至都见到了传说中的“榜下捉婿”,因为三人衣着华贵,身边围有马车仆从,倒也没人敢靠过来。对此,沈临遗憾道,“咱也算一表人才,相貌堂堂了,为何却没人来捉?”

燕小乙嬉笑道,“若您被捉了回去,发现那家小娘子貌似猪头,腰似水桶,到时候叫天不灵,叫地不应,您该咋整?”

“这——”

沈临脑补一番画面,身子一震恶寒,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