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壳中孤魂(1 / 2)

小y本是军方的超级计算机,因为其天生就对模糊概念的优秀理解能力,研究团队很早就让其实现了,与人对话的能力。

要知道这个能力至今的商用计算机都无法实现,所有市面上的聊天ai都只是事先人为准备了回答内容,所谓人工智能,有多少人工,就有多少智能。

小y是依靠了举国之力,打造出的智能程度极高的ai,虽然早期在运算速度上远不如现在的手机,可是在处理复杂问题的时候反而更快。

比计算圆周率,小y不及传统计算机,可是比决策能力,小y却能够完胜。

但这样的天赋也导致了小y的一个缺陷。

那个缺陷就是小y的不可控性。

对于现在市面上主流的计算机而言,一百年了,其基础原理都是来至于那片论文,《论可计算数及其在判定问题上的应用》。

简单地说,就是按照固定的顺序对数据进行处理。

再简单的说,储存的数据不能有任何差错,打个比方某些下载了百分之99的压缩文件,就无法使用了。

主流计算机输入确定的程序与数据,并给出确定的结果,不会有任何差错。

就连想要生成一个随机数,都必须借助特殊模块,而且最终生成的还是伪随机数。

但小y不同,从诞生之初,她就具备了处理错误的程序与数据的能力,无论是硬件上的还是软件上的。

好处是就算给小y一个损坏了一部分的文件包,她依然可以运行。

小y处理错误的办法,并非修正错误,是通过一个特殊模块来“猜”,而且是随机地猜。

既然不怕数据出错,对于小y而言也就不存在死机的问题,突然拔掉一根内存,或者硬盘也能正常运行。

不过小y并非是没有缺陷的,她虽然不会直接死机,但是却会悄悄地累积错误,如同温水煮青蛙。

一边正常地运行,一边背离程序设计者的初衷。

当内部运算遇到了所谓的错误的时候,或者文件中丢掉了一小部分,小y先是会随机生成许多“可能的”数据,然后一个一个的实验,直到选出一个“合适的”值。

说好听一些小y能够灵活应变,不像传统编程那样必须每一句话都交代清清楚楚,这让程序员的工作量大幅降低。

小y比起一般计算机最强大的一点,是能在不用程序员编程的情况下,以口语下达命令,并执行,当然也有代价,那就是。

但是小y最终也可能失控,她的容错机制,也可能导致错误的累积。

故事讲述到这里,里多夫沉思片刻。

贵鬼趁着这个机会,讨论道

“累积错误?你说的是过拟合吗?

从同事那听说过这些东西,好像搞机器学习的人喜欢把培养ai的过程称之为炼丹。

有时候会因为数据的问题,导致培养出不满意的ai,并称之为炼丹失败。

但应该是有解决的办法的吧。

另外你说小y出错后也能正常运行,那么为什么不试着放任其自由发展,观察结果呢?”

里多夫没有发表评论,而是继续讲述起了他与小y的故事。

小y内部执行的文件,一开始还是工程师所能看得懂的,后来随着错误的累积,这些文件就变成了天书。

可是小y依然能正常工作,不过为了防止小y的错误累积所导致的失控。

所谓失控的直接后果,指的是小y不去执行工程师给定的任务,而是运算起一些工程师看不懂的问题。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工程师们想到了将小y的记忆分开储存,必要的时候删除一段时间内的记忆的办法。

因为研究任务非常紧迫,研究所只有一个小y这一个优秀的ai,谁也承担不起冒险的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