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原来如此(1 / 2)

大明鸿图 解剑玄 2244 字 2020-08-25

刚刚在听钱龙锡提到‘东林’两字,李标便皱了皱眉。此时又听钱龙锡将内阁首辅黄立极说的如此不堪,几乎就要破口大骂时,便忍不住出声打断道“稚文!”

钱龙锡转头看着神情微有不悦的李标,脸上神色微微变了变。最终,轻轻的呼出口气,将原本要说的那些话收了起来。

看着钱龙锡的样子,李标的嘴角微不可查的动了动。他停顿了一下才转头对钱谦益说道“受之啊,在得知那事之后,我等便都有些担心,因为这不是小事。正巧,听闻周玉绳有得美人之喜。所以便利用这个机会,将此事与朝中那些平时相交较少的大臣透了透消息,也想听听他们的意见。”

“哦原来如此。”钱谦益微微点头,稍稍想了想问道,“但不知,这次都有谁参与了周玉绳府中之事?”

范景文看了一眼坐在一旁面色清冷的钱龙锡回答道“除了我与潜夫兄以及那周玉绳之外,还有礼科都给事中杨文岳,工部员外郎陆澄源,都察院副都御史杨所修,太仆寺少卿李鲁生。哦对了,还有一个,好像是前南京刑部郎中李廷谏。”

“哦。”钱谦益再次点点头。心中不禁暗想这件事竟然有朝中如此多的势力参与。甚至连一直独善其身的陆澄源都亲自到场,看起来有些人是想在这件事上做出一些大动作了。

就在钱谦益思索时,就听钱龙锡在一旁问道“梦章,潜夫。周府的那些人在听到这件事之后有何反应?”

“今天在周府的花厅之中,那个杨文岳听闻这件事时,表现的有些惶恐,不过看得出他对这件破坏多年规矩的事情很是反感。”

“嗯。杨文岳的反映应该可以代表朝中一部分的官员的看法。那其他人呢?”

“那个陆澄源觉得这事已经违背的大明的家法祖制,按照此人的脾气秉性,他恐怕会上本劝谏的。”

“陆澄源虽然官职不高,但他的确是一个忠贞正直之人。朝中有不少官员同他的关系密切,他要上本,一定会有不少人关注的。”钱龙锡点头说道。停了一下,他稍带厌恶的问道“那两个阉党又怎么说?”

“哼。”范景文轻哼了一声,飞快的瞟了一眼坐在主位上的李标说道“阉党本就是一些势利小人,在他们的心中,怕是只有官位,银子才是最为重要的东西。同他们谈祖宗家法,谈治国安民简直就是对牛弹琴。”

李标皱了皱眉,问道“他们怎么说?”

“怎么说?只有一句话‘从长计议。’呵,这不是跟没说一样吗?”

“这句话是谁说的?”李标追问了一句。

“太仆寺少卿李鲁生。”范景文有些疑惑的看了李标一眼,随口答道。

李标听言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这时,就听钱龙锡说道“我早就说过,我们既然觉得万岁此事做的不对,就自管上本诤谏,何必要管其他那些人。孟子云‘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退一步讲,哪怕此事最终不成,我等东林一脉也可为朝中留一口正气,在青史之上留一个美名。”

看着钱龙锡激昂的样子,李标皱了皱眉,不过他没再说什么,之是微微垂下了视线。

钱龙锡见李标的样子,挺了挺腰身,对坐在一旁的范景文使了个眼色。

范景文微微点点头,对还在思索周府那些人的表现都代表着什么的钱谦益说道“牧斋公,万岁建迅捷司,不经内阁科道而直发圣旨,此事非同小可,我等身为清流绝不能视之不见。”

钱谦益抬起头神情凝重“你们所说的这些。。某自然清楚。可是”

这时,一直坐在一旁的方孔炤也开口说道“牧斋公,你是东林领袖,自应知我东林之志。再者,想我大明在洪武十八年就曾颁《皇明祖训》。太祖高皇帝亲自作“序”称‘朕观自古国家建立法制,皆在始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