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不太过瘾(1 / 2)

大明鸿图 解剑玄 2301 字 2020-09-08

就在勇卫营的将台之上,崇祯皇帝当着近万勇卫营士卒的面,亲自给勇卫营三将佩戴上崭新的军衔。看个眼前这三个激动地满面通红的将领,崇祯不禁在心中满意的点点头。有了这个新的军衔制度,自己便在大明这个既腐朽又盘根错节的军队体系中建立了一套新的机制。而这也是自己对大明军事变革的重要一步。下一步,便要看周遇吉能不能在辽东建立起那只自己已经赐名为‘骠骑’的骑营了。

近万人安静的注视着将台上的皇帝与将军,在他们看来,这个授衔的过程隆重而感人。但是崇祯皇帝在内心的深处却觉得稍稍有些遗憾。在他的心中,整齐的会场,雄壮的背景音乐,恍的人眼睛发花的闪关灯才是授衔仪式的标配现在不是很过瘾啊崇祯暗暗的决定,以后一定要组织一场正正经经的仪式要好好过过瘾。

在给三将授衔之后,崇祯又亲自观礼,看着勇卫三将分别授予了勇卫营中一众校尉军衔。那些得到新军衔的校尉,在授衔之后除了给三将行了军礼之外,也到崇祯面前给皇帝行了军礼。之所以只是军礼而没有下跪,这也是崇祯皇帝定下的新规矩所有佩戴新军衔的将士,除了在特殊的场合外,禁止一切跪拜,包括在军营之中面对皇帝之时。

之所以立下这条规矩,一则,崇祯认为军人的尊严和荣誉感是战斗力重要组成部分,一支膝盖发软的军队绝不会有坚忍不拔的气质,舍我其谁的霸气,也绝不会在血与火的战场上取得胜利。再者,崇祯也想利用这一点,将勇卫营同其他的军队分隔开,让真正的勇士看到一个新的方向。

带着这些的想法,崇祯微笑的看着一个个校尉级的军官自己面前大声的抱着姓名军衔,而后站得笔直的挺胸施礼。

一直到最后一名校尉离开将台,整个的授衔仪式也就此结束。至于再下一级‘士’级的授衔,将在明日勇卫营兵发辽东之前,由各自的校尉在营中颁发。

在授衔完成之后,勇卫营的士卒便在各级军官的指挥下,进行了队列,军阵,搏杀,火铳等一系列的操演。在操演的过程之中,整齐划一的动作,昂扬的气势,让随行的官员们大惊失色。一些胆小的内侍甚至被这些操演所带出的那股肃杀之气吓得瑟瑟发抖,而站在崇祯身边的徐应元便是其中之一,从操演开始不久,他的那一身的胖肉就一直在抖个不停。

不过,勇卫营的这些操演,在见识过后世军队的军威,见识过钢铁洪流的崇祯的眼中,仅仅只能算是差强人意。所以,崇祯一直是面色平静的看着操演,偶然才会轻轻地点点头。然而,崇祯不知道就是他着一脸的平静神情,却让不少跟随的人都在暗自惊叹—皇帝真是沉稳大气,气质如渊啊!

虽然崇祯并未觉得勇卫营操演有多么惊艳,但他还是一直站在将台之上,仔细的观看了整个的过程。直到所有的进程结束之后,崇祯才在勇卫营全体将士的恭送下离开了勇卫营。随后浩浩荡荡的皇帝仪仗,便顶着午后灼热的太阳,向着京城而去。

然而,崇祯却并没有随仪仗一同回转京城。就在仪仗离开南苑之时,崇祯皇帝出现在离勇卫营不远处的那座小营之中。

在小营最大的那座帅帐之中,崇祯已经换下了那套虽然看着好看却既闷且重的凤盔龙甲,此刻他正穿着一件宽松的袍服,叉着腿坐在一张椅子上,用一块浸湿的巾帕擦着身上的汗。在他的身边,站着一名中年太监。这个人竟然是离开皇宫已经半年有余的方正化。此时的方正化皮肤显得微黑,这个人的气势沉稳如山。

帅帐的门帘一动,徐应元提着一只小小的药箱从账外走了进来。看到皇帝正自己擦汗,两短促的眉毛一挑,先是瞟了一样站在一旁的方正化,而后才对着在帐中侍候那些内侍太监叫到“哎呦,你们都是死人啊,竟然让皇爷自己动手。你们”

“行了,行了。别在那叫唤了。不就是擦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