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4 冯宇是认真的(2 / 2)

是心里很有13数儿的人一旦对某件事认真的做好了心理准备,

那其实基本上就代表着除非能找到让他们放弃的绝对理由,要不然就已经很难阻止他们为此付诸行动了。

冯宇这样的状态展鹏不是没见过,毅然从巨匠集团辞职回家之前他见过,毅然把卖石头的钱投进大沙漠之前他也见过。

认真起来的冯宇有多么的可怕,其实说起来恐怕也就展鹏和佟旭知道了。

从懵懂少年变成一人为家,成绩还算不错的冯宇用高中两年多的时间考进了帝都大学。

交完学费剩下不到五百块钱的冯宇拿奖学金、兼职,依然在帝都大学顽强的活了下来。

让展鹏和佟旭最为惊讶的,也就是冯宇拼命三郎称号由来的那一次成名战,是发生在冯宇大一假期的时候。

还没有能用来赚钱的专业技能的大一学生,一个假期能赚多少钱,全身是铁能打几颗钉?

展鹏和佟旭不知道劳动力市场上还有计件工资那么一种特殊的兼职工作,而且赚的还不少,但那种工作通常是在建筑工地,是真正的力气活。

包车包堆的装卸材料,按米算的挖渠,按楼层算的封顶楼房楼面清理,那是冯宇在之前兼职的时候刻意打探到的他能做的平均时薪最高的体力活。

那个时候帝都外环地区的建筑工程很多,只要找准一些临时劳动力聚集的地方,几乎每天都能接到活儿。

每天都能赚到一百五以上,除了公共交通和午饭的钱最少能省下一百多。

帝都大学暑假一般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冯宇攒下了八千多块钱。

这件事本来除了假期负责的学校老师没人知道,后来展鹏也是在好奇之下问了那个老师才知道的。

自打那以后展鹏再没跟冯宇前面摆出过那种亭亭玉立的神态。

这个亭亭玉立是佟旭给展鹏定的形容词,也是在三人熟悉之后的聊天扯皮中才透出给冯宇的,冯宇觉得十分贴切。

但也正是因为那次,冯宇才低调的在他们三人中博得了拼命三郎的称号。

据展鹏自己说,当时‘少不更事’的他还把冯宇的行为当成传奇讲给了自己老爹听,结果被他爹用别人家的孩子的话术,给狠狠的教育了一顿。

当然,是思想上的教育,展鹏特意强调过不是动手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