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德国战车(2 / 2)

核心技术始终掌握在德国人手里。”

范阳插嘴一句“那么曰本呢?当初和我们国家,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战略合作关系?”

郑处长点头说道“算是吧,但瞄准的地区就不是欧洲了,中曰共同经营的是北美,南美,东南亚,但中曰两国的关系要更加激烈一些,既是合作伙伴,也是竞争对手,在共同抢占米国市场这一方面,竞争更加激烈一些,因为曰本丢掉了基础制造业,转向深加工,所以优势丧失的速度很快。”

范阳又问道“那欧洲方面相对温和一些吗?”

“在机电产品,机械设备,重工业,这些方面,暂时我们还无法和德国竞争,因为他毕竟占据着地理优势,中德两国竞争最为激烈的,是建筑材料,化工原料,农产品,轻工。”

郑处长继续说道“德国的轻工方面,在欧洲也是排名第一的,在化工品类和电器设备方面,我们也无法竞争,我们具有优势的类别,只有家具,玻璃,建筑材料,塑料制品,纺织品,农产品,这些比较基础的东西,所以说要走的路还是很长啊。”

“能源方面呢?”范阳又问道。

“能源方面中德两国没什么互换的,北有厄罗斯,西有英国,瑞典,丹麦,德国自己的矿产资源也很丰富,这些载荷量大的东西,必须考虑就近原则嘛。”

“农产品呢?”

“农业方面,建交初期有过一些合作,但越来越少了,都存在着地域限制,也是一样的嘛。”

范阳点点头。

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要快速工业化,现代化,刚开始没有办法,都会出售资源,粮食,这相当于一种牺牲了。

但当发展起来了过后,这些方面就会减少,除非剩余产品,才会大量出口,抛售。

而到了93年的中国,已经初步摆脱了这种窘境。

要想进一步的发展,也必须摆脱这种资源换外汇的出口模式。

第二阶段,利用人力成本,承接制造业转移。

用加工制成品,换取更高一个层次的利润。

第二阶段,在改革开放的前十年,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目前来说,开始进入第三阶段,承接国际投资,建立金融市场,参与全球经济,保持经济增长,加速经济流通,承担国际分工。

范阳脑筋转得很快,基本上弄明白了。

“那么轻工方面,出口欧洲,咱们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德国,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