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自导自演【求收藏,求推荐】(1 / 2)

江晨的语速张弛有度,语调抑扬顿挫,说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

小小凉亭中,五个青年书生,原本不屑一顾的态度,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早已将读书人的矜持放下,凑到了江晨旁边,脖子升得老长,目不转睛地盯着小册子上的内容。

就连牛三也是如此,他本就是习武之人,先前只不过是因为识字不多,才没有去看《多情剑客无情剑》,现在听江晨绘声绘色的说,已是沉浸在其中。

然而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八千多字的章回,没一会便说完了。

“少年是快意恩仇的侠客,还是冷血无情的杀手?李寻欢到底是不是江湖传闻中,例无虚发的小李飞刀?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江晨一把将小册子合上,然后摆出一副回味无穷的模样。

“啊?就没了吗?”

“兄台,继续,继续,这刚到精彩的时候呢。”

“这话本可比瓦子里说话人讲的那些话本好太多了。”

……

五个青年书生意犹未尽,纷纷让江晨再往下说。

江晨轻叹一声,道“各位,你们也看到了,刚刚已经是最后一页,后面没有了。”顺势翻了翻小册子。

五个青年书生面面相觑,刚刚把胃口吊起来,然后就没了,这感觉实在太难受。

江晨嘴角微勾,他们这般反应,表示这些小说,是能打进北宋市场的。

他偏头见牛三在发呆,于是不动声色的用脚踢了踢牛三,示意牛三该说话了。

牛三回过神来,连忙道“搬运家不愧为话本界的扛把子,酝酿了五年的《多情剑客无情剑》,实乃上等佳作,好看,太好看了!”

江晨撇着眉,牛三的演技,唉,不说也罢。

一个青年书生忍不住问道“兄台,这个搬运家,到底是什么人?”

江晨倏地站起来,四十五度仰头望天空,缓缓的道“他高傲,但是宅心仁厚,他谦虚,但是受万人敬仰,他可以把文字运用的出神入化,写出堪称艺术的小说!他究竟是神仙的化身?还是地狱的使者?没人知道。但是可以肯定,每个人都给他一个称号——搬运家!”

五个青年书生目瞪口呆。

一直对话本有偏见的那个青年书生率先开口,轻蔑的道“原来是个小说家。”

另外几人对搬运家的好奇感也都瞬间下降。

其实并不是小说家不受人待见,而是三教九流十家,把小说家排在了九流之外。

“三教”指的是儒教、佛教、道教。

“九流”指先秦的九个学术流派,这九个学派是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小说家”诸子百家的其中一家,其书多已亡佚,据班固所著《汉书.艺文志》曰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意思是小说家所做的事以记录民间街谈巷语,并呈报上级等为主,然而小说家虽然自成一家,但被视为不入流者,故有“九流十家”之说。

江晨则是继续吹嘘道“搬运家开创了仙侠、历史、武侠、灵异、玄幻……等等诸多话本流派,每一本都是经典,情节曲折动人,艺术成就很高。”

“真的假的啊,有那么厉害吗?”

“但是,从未听说汴梁有这么一号人呢?”

“不过话说回来,此人写的话本,确有独到之处。”

……

虽然多是质疑的声音,但江晨的目的达到了,有话题,就有热度。

好奇是人的天性,而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感是最大的。

《多情剑客无情剑》这种在北宋从未出现过的武侠小说,哪怕只有短短八千字的第一章回,也是相当吸引眼球的。

“兄台,不知此话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