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高潮迭起(1 / 2)

柴叔夏从侧面下台,看到了江晨,问道“贤弟,我这算是破例了,一顿酒,不过分吧?”

江晨微笑道“那是自然,改天请柴兄吃些独特的美味。”

柴叔夏哈哈一笑,道“那我可记住了啊。”

两人闲聊了几句,就听台上环儿说道“今天又逢中秋佳节,我们仙乐楼为大家准备了月饼和果酒。”

宋朝时期,人们过中秋,月饼并不是必需品,很多人家都不会刻意准备月饼作为当晚的佐餐之物。

比起月饼来,饮酒倒是更为普遍,因为在当时条件下,制作月饼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还是大难事。一来制作月饼的工序较为复杂,一般人家难以做到,二来月饼所需材料不是每家每户都能置办齐全的。

江晨为搞好今天的开业,下了血本。

月饼和果酒,是与饼商和酒商讨论过后,在现今的基础上,参照后世的进行了些微改动,味道大不同。

事先准备了充足了量,楼内每一个人都有份。

这样有心的举动,又收获了一波好感。

也难得,中秋佳节街上热闹非凡,他们还能留下不走。

因为都知道,那扬州花魁还未上台呢,好戏往往是在最后才上演。

都等了那么久,这会走,觉得亏得慌。

在京华乐坊歌伎的歌声、琴声中,众人对饮,品尝美味的月饼。

“你还别说,这酒酸酸甜甜,挺好喝的。”

“果香和酒香交织在一起,入口顺,回甘甜。”

“这月饼也不错,金黄饱满,皮薄馅靓,咬一口爽滑酥嫩,口感甚好。”

……

回到雅座的柴叔夏,举着高脚杯,将果酒一饮而尽,道“贤弟,你弄的这杯子有点意思,让喝酒变得文雅了许多,还有这果酒,明儿送个百十斤给我,让我爷爷和爹爹也尝尝。”

江晨嘴角微微抽动,百十斤……说的像是很好酿制一样,就今天这些,知道用了多少果子吗?

柴叔夏似乎看穿了江晨的心思,道“放心,我不白要,我在城外有一庄子,种了不少果树,都给你用。”

那个庄子他不常去,果子一直都是吃不完的,也不会拿去卖,每年都要扔掉不少,与其这样,不如拿来当个顺水人情。

江晨不好拒绝,心想反正不亏,就道“成,到时候酿好了,对半分。”

柴叔夏满意的点点头。

酒喝得差不多了,月饼也吃的差不多了,环儿恰合时宜的出现在台上,先是吟了一首诗“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然后等楼内安静了,又道“下面请欣赏歌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演者‘仙乐楼四朵金花,春兰、夏荷、秋菊、冬梅’!”

“四朵金花?”

“是苏大家的词。”

“哦?竟然不是京华乐坊的歌伎了。”

……

众人顿时来了精神。

红色帘幕缓缓拉开,四个姑娘,穿着不同颜色,却又与四季、四花的颜色相呼应的服装出现在台上。

因为之前花满楼近半年没生意,近半年停业,加上程思梦她们的名气不高,所以再次出现时,并未有人认出来。

琴声、箫声响起。

一段合奏之后,程思梦率先开口,唱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两人拿萧,两人拿琴,交替演奏,交替演唱。

她们的音色各有不同,甜美、沙哑……组合在一起竟不觉得突兀,反而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歌声悠扬,像是娓娓的谈话,一直唱到心里,又从心里唱出来,弥漫整个仙乐楼。

不一样的音律,不一样的节奏,唱诉苏轼的忧愁,唯美而又伤感,其中,还通透着哲理。

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