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拜访(1 / 3)

搞定蒙栎、蒙言、王先明,江晨一个人出了门。

最近忙于仙乐楼的事,一直没时间上街,但这会也不是纯逛街,因为门票要麻烦柴叔夏印刷,而他又几天没来,只能亲自走一趟。

江晨拿了一些核桃酥和杏仁酥,以及新研制的绿豆糕。

这些东西北宋也有,口感偏硬,味道偏淡。

江晨是不知道后世这些东西的制作方法,但吃过啊。

他跟厨师一起,经过多次实验和调整,成功做出了差不多的,质地细腻,柔软,口味滋糯,纯甜,有突出的果仁清香。

“人家老爹好歹是崇义公,就拿这些东西拜访,寒酸了些吧?”

因为宋朝官员的封爵和食邑、食实封,都没有子孙可以世袭的规定。

而柴家有太祖皇帝赵匡胤立约庇护,崇义公就被单独区分开,与开国县公一个等级,为从二品,享受封爵世袭特权,但并无食邑、食实封。

简单来说,给你爵位一代一代的传,但没有封地,没有封户,就拿固定工资。

这也是柴家要经商的原因,好在宋朝政策宽松,不禁止官员经商,不然那一点微薄俸禄,如何养活一大家子人。

柴府,位于内城西南。

江晨出了甜水巷,走过相国寺桥,一路向左。

西大街与御街于皇宫之前,呈十字对称。

站在街上,隔着高耸的围墙,完全看不到皇宫内部。

入秋之后,天气凉爽宜人,街上人来人往,车流不断。

江晨行到一处停下,思考要不要再买点什么礼物。

抬头一看,门口横匾上写着“文来轩”,两边挂着一副对联,上联是“房半间,窗几扇,阁中乾坤数重”,下联是“茶一杯,书两本,笔下锦绣三千”。

里面琳琅满目摆放的全是书、画、笔、墨、纸、砚,原来竟是一家书店。

江晨嘴角一扬,顿时有了主意,走进了文来轩。

“公子,有什么需要?小店有精编版本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上好的宣纸,来自徽州的徽墨,来自端州的端砚,还有……”笑面迎上来的小二如数家珍,一个劲的介绍着。

江晨边听边看,忽然指着一副写着刘禹锡的《陋室铭》的字问道“这怎么卖?”

“公子好眼光,这幅字出自书法大家‘蔡襄’之手,嘿嘿,五百贯钱。”

江晨又指着一幅山水画,问道“那这个呢?”

“这是大画家‘米芾’的《春山瑞松图》,一千贯钱。”

这俩人江晨都没听说过,卖这么贵,不晓得是真是假。

对于宋朝的文人墨客,他知道的都是一些在后世书本上有出现过的,比如唐宋八大家,画《清明上河图》的张择端等等。

蔡襄是北宋名臣,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米芾是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

在后世,两人的字画都值钱,江晨要是知道自己错过了一个亿,怕是会气得吐血三斤。

看了一会,都是几百,上千贯钱的字画,他问店小二“有没便宜一点的?”

小二笑容一收,没了那股客气劲,伸手一指,冷冷道“那。”

他不再理会江晨,托着下巴,看向店外,肚子里哼哼道穿得人模人样,还以为会有大生意,原来是个虚有其表的家伙。

江晨偏头一看,角落放着一个小缸,里面是一些卷起来的书画。

这就是他要做好口碑的原因了,带有势利眼的服务,只会让顾客不爽。

也不与店小二一般见识,走到角落,开始在小缸了翻。

过了一会,江晨挑了一副字和一幅画,拿到柜台去结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