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落花有意,流水有情(1 / 2)

建造学宫,已经是让那些个五姓七望之家眼红了。

现在,又要修改教学的内容。

不教四书五经。

不教儒家圣贤书。

要教学子文武艺。

然而,这件事情,这些人也不能反对。

圣人曾说,君子有六艺。

现在所作的事情,难道不是让学子学习六艺吗?

虽然,这个六艺和孔圣人说的六艺稍微有一些区别,但是却也是符合当下的六艺。

站出来反驳的人很少。

就算是李二陛下,也是直接默许了。

参与到编撰六艺内容的有大唐国子监、弘文馆学士,还有那些大儒以及一些六部的官员。

礼、乐、射、御、书、数。

现在变成了礼、农、工、御、书、数。

礼乃是大唐如今的国礼,除此之外还有国学之中的外交以及礼学之道。

也就是世人应该如何做,才能彰显大唐的礼仪之邦。

至于农,自然是农学。

还有工,就是工学,有专门的工匠师傅,讲述稍微高级一些的工匠技术。

比如,怎么制作一辆自行车。

还有御,也就是军事了。

书,自然是国学,其中就有四书五经之中的三书和三经。

最后一个数,乃是算数。

一个学子每一天要上六门课程。

每一个学子一年之后,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专攻一类开始学习。

每一位学子在书院的学习时间是三年,在这三年内,他们将从十八走向二十,将会举行及冠之礼。

最后再学习一年,便可以离开学院。

参加了学院学习,并且成功毕业的学生,会获得书院颁发的毕业证书。

这个证书就相当于是,这些人是这些学院出身的学子。

毕业之后,可以参加大唐的科举考试,每一个出身于学院的学子,可以选择科举考试的一类。

比如,学习算数的人,会考试算数。

而算数比较好的人,就会进入六部之中担任侍郎,其实也就是助手或者是会计。

负责六部中的一些账目。

学习工学的学子,自然会进入工部。

六部都有对应考试,从而选拔符合六部的人才。

这才是真正的科举考考试。

李二陛下看完了江枫关于学院学子的未来规划,关于学宫对于大唐的作用,心中顿时感概了一下。

“父皇,儿熬了桂圆莲子粥,还请父皇品尝。”长乐公主端着食盒翩翩走进来。

李二陛下看着亭亭玉立的长乐公主,那是越看,越觉得满意。

容貌也是有着长孙皇后和他的影子。

在大唐所有如此年龄的女子中,那也是姿色秀丽、端庄典雅的才女了。

“最近,怎么没有去国师府?”

虽然自己的女儿此前去国师府比较频繁,让他有一种,小棉袄成为了别人的了的感觉。

可是自从郑丽琬取代了长乐公主,去国师府频繁之后,这种心思就没了。

那可是仙人弟子啊。

绝对配得上自己的女儿,两个人可以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这么好的女婿,可不能被别人抢了去。

李丽质神色中多少有一些羞涩,还有一些暗淡,嘴角却微微一笑,对李二陛下说道“国师哥哥最近比较忙,经常要去玉山书院授课呢。”

李二陛下如此精明的人,那里不知道自己女儿的想法。

“你啊,唉……。”

李二陛下本来想要说,让长乐公主多去国师府,但是想一想,自己女儿多金贵,如此倒贴,就不符合她公主的身份。

也就那个郑家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