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失踪的陌生人(2 / 3)

廿世 木小乂 4297 字 2020-09-16

里装满一个图书馆的书籍。当需要应用的时候,一个熟练的芯片使用者可以在自己头脑里光速查询引用资料。从此掌握知识再也不用花费过多的年华,完全可以把宝贵的青春用在更有意义的地方。而且,那些储存到芯片里的知识会永远待在大脑里,不论是时间的冲刷还是身体的老化,都不会带走一分一毫。

对当时的世界来说,“震惊”这个词一点都不夸张。更多的质疑,更多的担忧,又是同样被逐个击破。在科技和资本双重力量的推动下,“知识芯片”面世了。人们开始叫它“知识卡”或者简称“识卡”。直至今日,人们更喜欢使用“智芯”这个名字。有人说其实王哲早就想到了这一步,解决问题,制造欲望,步步为赢地打造出了财团帝国。

智芯发展至今已经有了相当多的改变材质更加耐久,存储空间分各种大小,读取速度也有快慢的之别。数据包也根据不同等级区分为不同价格,有些知识还有授权时限以及打包更新升级补丁等个性化服务。同时廿集团已经取得各国安全认证,智芯一经使用便会即刻与使用者“灵魂绑定”,就连同卵多胞胎兄弟姐妹间也无法换用对方的智芯并读取其中内容。为了得出这个结论,很多志愿者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他们强制把别人的智芯插入自己的接口,结果不是立刻疯掉就是陷入无法唤醒的睡眠。针对这个情况廿集团也没能给出很好的解释,除了强调了禁止混用之外,只是为了应对这个问题,又在智芯上添加了一道生物信息排异保护,免得因为种种原因出现插错智芯的情况。

从多个角度考虑最终决定智芯没有加入联网功能,而是开发了智能手环作为配套网络应用终端。向智芯内导入数据的操作需要通过官方指定渠道。除使用者外的任何个人,机构和组织,都无法从使用中或使用过的智芯中提取任何有效数据。

接近三个世纪来,智芯业务一直是集团独家垄断。在各国政府的推动下,作为增强记忆和储备知识的超级人脑助力,智芯已经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与此同时,集团董事会也渐渐成了世界政经发展的幕后推手。掌握了足够的话语权后,文化影响力也随之起飞,汉语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官方语言,东方文化、东方艺术、乃至东方的民俗观念,都成了备受推崇的主流时尚。

但凡事都有例外,永远会有人持不同观点。这部分人在历史里被称作少数派、激进分子、保守党、反革命等等。在如今的“大政府”时代,这些人便是“愚昧党”,是光明的反面。

最初的愚昧党确实是由一些落后地区的底层人民组成,他们承担不起智芯的植入费用,购买不起知识。他们的组织零散松懈,愤世仇富。他们抱怨阶级固化,抱怨命运不公。为了解决这部分不满,廿集团定期给一些落后地区免费植入服务,并且附赠基础知识数据。但这种慈善行为仍被看做是表面功夫,基础知识不能让人们突破阶级束缚,他们只是从底层人变成了有常识的底层人而已。

得不到想要的效果,集团对这种慈善行为的态度也开始变得不那么积极了。既然不满的声音遥远又微弱,也就随他们去吧。只是最近一个世纪里,似乎有一些更有社会地位、资源和话语权的人加入到了愚昧党当中。他们本身虽然是智芯的使用者,但却有另一套价值观驱使他们选择不同的立场。偶尔会有人从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等等不同角度讨论智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大部分声音很快被层出不穷的花边新闻冲淡。但也有些很有说服力的观点留在了人们的日常话题当中,不时地被拿来讨论调侃。可是再多的讨论也不如事实有力,智芯实实在在地让人类变得空前“有知识”了,并且记忆力好到爆。用“回想”的方式读取脑机内的智芯数据,不仅日常生活变得轻松高效,还能随手拈来前人需要十几年或者几十年时间才能储备完善的知识并加以应用,这是多么便捷!知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