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官多!爵位多!贵人多!(1 / 2)

一般最常见的登门拜访分为两种,一种是比较随意的。也就是好友亲朋之间的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不用等待多长时间。

因为看门的下人都知道来人与自己主人是啥要好的关系。所以一边派人通知主人,一边将客人引到会客厅喝茶是正常操作。

而另一种则是比较正式的,一般用于不太熟悉的双方交往,那就是先派人去对方府上送拜帖。表明自己哪天想来拜访一二,不知阁下哪天可有时间。

对方看到拜帖之后,也会派人去对方府上回个信,我哪天哪天在府中恭候阁下大驾光临云云。就此双方算是初步搭上了线。

当然,这里面也有其他的情况,比如对方不想理你,一直不给回信。再比如地位低的人,拜访地位高的人,一般不会派人送拜帖,而是自己拎着一些小礼物先去探探风。

所以说,人际交往这方面确实是个大学问,当然,也里面不排除助长了一些官僚主义的气焰。

巧了,大汉就是这么一个官僚主义气焰滔天的时代,

李威这次带着礼物登门拜访,就比较尴尬。

他不管套用那种方式拜访都有点问题,虽说在路上与崔巨业研究了一路,倒也研究了七七八八。但李威害怕被府里的那位给剁了喂狗。

要知道,自己刘老大和这次要拜访的爷,关系可都不太好!也就李肃关系还说的过去,但那也是有反水抢人家兵马的仇恨。

思忖半天,李威一咬牙、一跺脚,拿着拜帖就走向了李肃的府门。

果不其然,还没到门口,就被看门的仆人给拦住了,像李肃这种将门出身,自身还是将军的。用来看大门的仆人可都是军中出身。隔着老远就看出李威这货也是军里的,而且很能打的样子。

李威被拦住问话,也不急不恼,当下把拜帖一掏,身后跟着的人把马车上的礼物一亮。

得!事情就办妥了一半。

那些看门的把拜帖往府里管事手里这么一送,那管事一看是朝廷平虏校尉的拜帖,还有些纳闷没听说长安这边有个平虏校尉啊!

有一说一,刘玄虽然一直活跃在前方,在十八路诸侯那边恶名远扬,甚至传播到了许多州郡之中。但是在京师这边,刘玄就是一个屁!

就好比在后世帝都,随便拉住一个人,可能都是厅级领导。在横店一板砖下去,能打倒一群导演。

大汉这边也是这样的情况,官多!爵位多!贵人多!

一个小小的平虏校尉,算的了什么?一个派遣校尉而已,所谓派遣校尉就是说,外面那个州郡发生了叛乱贼寇,朝廷这边随便抽出一个人封为校尉,去前面砍砍砍。

砍完之后,这个校尉把兵权这么一交,校尉的官职也就没了。

属于随时设立、随时撤销的官职。不是常设官职。这也是当初李儒能直接给刘玄套上这么一个官职的原因。因为不重要。

管事还以为这个前来拜访的平虏校尉,是这次迁都长安之后的幸运儿,刚刚被册封所以过来走动走动。

这些事情最近特别多!

自打朝廷火烧洛阳,迁都长安之后,董相便开始大肆封。

首先被加封的便是董氏家族成员。董相的母亲被封为池阳君,越礼配备家令和家臣,地位与皇家公主相当。

同时,又拜弟弟董旻为左将军,封雩侯,另外还封自己年幼的孙女为谓阳君。更有甚者,“卓侍妾怀抱中子,皆封侯,弄以金紫”。

整个董氏宗族都居住在距离长安城外几十里的万岁坞。任何官员经过那里,都会下马以示恭敬。

其次就是大肆加封在前线作战的各级将领,不管是抵挡十八路诸侯的,还是抵挡南匈奴、白波军的将领,这次都或多或少升了官。

管事觉得,这个平虏校尉搞不好就是军中的那个刚刚爬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