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读书人就是讲究(2 / 3)

用受制于爷奶和两个叔叔,爹每个月的束脩也不用再上交,便是往后爹和大哥当了官,也能少许多拖累。

郑丰年闻言目光微动,下一秒却是严厉的瞪了嘀咕的郑云兰一眼,轻声斥责道“不许胡说!你祖父祖母都还在,岂有分家的道理?况且,为了供我和你大哥读书,你两位叔叔付出良多,眼看着就要到了能回报他们的时候,又怎么想着与他们分家?传了出去,你爹的名声,你大哥的名声都还要不要了?”

郑云兰就抿了抿嘴角,又瞅一眼沉默着走在旁边的大哥,才鼓着气跟郑丰年说道“这些年咱虽扣留了些,但每月上交的一两银子也差不多能抵消家里供大哥读书的那些花费了。况且,即便是分了家,爷爷和奶奶自是要跟着咱大房过的,至于两位叔叔,爹你若是觉得过意不去,大不了分家的时候多分他们点就是了。”

她算得轻松,却完全忽略了她爹考中秀才也不过才几年而已。

即便只算最近的这几年,他们每月上交的一两银子其中有一半是转手又交还给了他们,以用作他们在镇上的花销。另外家中还得供他们吃的住的穿的,郑杰在书院里读书,每年十两银子的束脩是家里出的。郑丰年和郑杰要去县城、去府城考试,所需考试费用及盘缠也都是家里给的。

那一两银子顶个啥用?

郑丰年又瞪了郑云兰一眼,只是那眼神并没什么威慑力,轻飘飘的倒更像是只做了一个样子出来。

“休得再胡言!”他轻斥道,“我和你两位叔叔是一脉相承的亲兄弟,自当同舟共济祸福与共,你身为我的女儿,又怎能说出这等混账话?”

郑云兰就瞅着身旁的大哥,幽幽的说了一句“眼下就已经这般了,若是等爹和大哥有了更大的出息之后,家里面还不知要怎么给你们拖后腿呢。”

此话一出,就连郑杰都飞快的看了他爹一眼,李氏更是冷哼一声,却一左一右牵着最小的一儿一女,并没有开口提与此有关的任何话题。

迎面走来一个扛着锄头的汉子,笑呵呵的与他们打招呼,“丰年,你们这是又要回镇上去呢?”

郑丰年也与来人作了个揖,笑得温和又矜持,说道“原来是宝生大哥,你今儿回来的也挺早啊。”

来人名唤李宝生,是个最寻常不过的农家汉子,算起来,他跟陈阿婆的儿子李宝根还是堂兄弟。

李宝生笑着点点头,“是呢,田里都干完了,就早些回来。今儿你二弟怎的没赶牛车送你们回镇上去?”

“我见今日天色还早,去镇上也并不很远,就想着不必麻烦我二弟来回的赶路了,正巧,我也已有许久不曾好好的欣赏欣赏这沿途的风光。”

李宝生目送着郑丰年一家人离去,忽然对着空无一人的周围学起了刚才郑丰年拱手作揖的样子,只是动作还没做完,他自己倒是忍不住笑了起来,摇着头说了一句“读书人就是讲究!”

然后他扛起锄头,继续往家里走去,自言自语的嘀咕着“还要欣赏啥沿途的风光,有个啥看头哦?”

且不说郑丰年六人是如何的一路走去却愣是没能搭到一辆顺路的牛车、马车或驴车,只得靠着两条腿紧赶慢赶,总算在天彻底黑下来之前回到了镇上。

不说从没一下子走过这么多路的六个人是怎样的在进屋那一瞬间就倒下了五个半,剩下的半个在挣扎着去打了些水来让各人都随便洗漱了一把之后,也倒下了。

就说白水村这边,云萝算着时间的回去,却发现往常应该已经要开饭的这个时辰,今天竟才刚刚开始燃起炊烟,而往常都是早早的吃了晚饭后让她爹赶着牛车送他们回镇上的大伯一家,也都不见了踪影。

四个小姐妹站在院子里,不由得面面相觑。

彬早已经回来了,一见到云萝就双眼亮晶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