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到底,叛乱了没?(2 / 3)

诛。陛下乃是明君,岂会有上天降下警告一说。如此中伤陛下,恶意制造恐慌,鼓动民众造反,以此逼迫圣上,此所谓谋大逆之罪。臣恳请陛下,将此人斩首,以熄天下不平。”萧榆冲着他发火,盛世江山,盛世江山,若是真的叛乱起来,那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此石所书,并非是针对陛下,而是奸臣当道,只要奸臣一除,叛乱自然消除。”

“依你所言,本相便是奸臣?除掉本相便能止住叛乱?”谢纪反问过去。

这人是户部侍郎,真是好大的胆子,也是好算计,不过,他算是查出来了,暗中在背后捣鬼的人便是那个儒雅翩翩,毫无存在感的文言文。

若不是暗卫探查到是他在背后令人传播那道流言,还真的会被他外表给骗了。

这文言文传的,那么始作俑者或许就是那个李谙了。

谢纪望向他,直接他一言不发,嘴上挂着从不曾消散的笑意。

“自然。”户部侍郎说道,语气不是很好,肯定,便是只要铲除了谢纪,叛乱自然消停。

“陛下,清河县令将清河县的一切事务全部上报了上来,其间说那些暴民已经将县衙捣毁了,若不是他运气好,他势必会被那些暴民给打死。还请陛下派重兵来压住那些暴民。那些暴民高呼‘铲除奸臣,还政清明’,臣将此事一五一十的上报上来,这件事被丞相给压下去了,如此,丞相,此意何为,想必陛下也已经明了了。”

那个户部左侍郎继续说道,他说这些话掷地有声,令满朝大臣都听得清清楚楚,语气清晰,逻辑分明。

暴民?谢纪在心中轻笑了一会儿,那些暴民是你们引诱出来的吧。

若是没有人带头,那些百姓怎么可能会如此,还只要求铲除他一人,铲除他一人便能天下太平了?

我看,到时候,天下更不太平了。

“清河县令居然能够躲避那些‘暴民’的攻击,臣以为很有嫌疑啊。”

谢纪对着皇帝说道,若是这个清河县令真是好的,就应该在发现石头的第一时间,将那块石头给拿起来并且控制住知道那块石头的民众,这些人知道的越少越好,之后也就没有这回事了。

更何况,因为一块石头便能够叛乱,这些百姓是真的够闲的啊,他们不思考明天的饭菜,不思考如何能够发家致富,居然对石头感兴趣。

想清楚这一点,就很容易得到一个结论,那些百姓是被有心人挑拨的,不然,他们怎么可能放在家里的地不耕,专门来讨伐他。

“陛下,臣以为天将警示,势必要重视起来。还请陛下诛奸臣,还天下一片清静。”不过谢纪这么说可不会让这些朝堂上的人停止攻击谢纪的步伐。

就算你谢纪再怎么说得天花乱坠,该除掉的还是要除掉。

“奸臣当道,若不除之,势必会牵连到天下安危。奸臣不除,这叛乱不绝,万民将陷于水火之中。”

这时候,整个朝堂站在是天的警告上已经有了十分之一了。

剩下的那群人在观望,这次可是不能随便站队。

因为若是这次谢纪没有被除掉,那被除掉的就是刚才说那些话的人,这谢纪可是记仇的。

推荐一个p,媲美旧版追书神器,可换源书籍全的\咪\咪阅读 \iiread\ !

“清河叛乱,周围几个县也有叛乱的趋势。还请陛下当机立断,早点铲除奸贼,早点解决叛乱。”这时候户部左侍郎又说了一句,使得局势更加逼近一步。

“臣以为,还是解决叛乱为第一要务。而非是在朝堂上如此争辩。还请陛下派一大将前去镇压,让周围的各县立马抽兵解决清河县的暴民。”孟涛很少在朝上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件事,他浑然被蒙在鼓里,看向那个户部左侍郎,他居然没有跟自己禀告,清河大乱,这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