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焕然一新,迎接科举(2 / 4)

皇帝的意思就是想要去让史官改史书的记录。这不是一件麻烦事情吗?

“陛下,若是有人说要您亲手毁掉您最爱的事物,不然就会厌恶于您,陛下您是毁掉还是不毁掉?”

“再说一句,就算是陛下为了让大家都欢喜而毁掉那个珍贵的宝物,但是他们便会就此喜欢上陛下了吗?”

皇帝心中一颤,好像是这么回事。

“陛下,文人如何看待陛下那是文人的事,后人如何看待陛下那是后人的事。于陛下何干?陛下何故想太多,给自己添加点不需要的忧愁。”

换句话来说,陛下又不是人民币,总不能让人人都喜欢,今日改了史书,但是文人何其多,总会记下来的,越想改越改不了,何必自寻烦恼。

他们想怎么记那是他们的事情,他们说皇帝的坏话,难道皇帝就因为要让他们高兴而改变吧。这样不就是一事无成,做好文人心目中的圣君,那样他们就高兴多了。

“朕还是气啊,那些史官太嚣张了。”

不说其他的,就是那个史官的态度自己就让自己气得够呛。

“陛下您是说那些文人用史书来威胁陛下?”

皇帝撇了谢纪一点,没有说话,代表就是这样的。

“陛下若生气,岂不是正中他们的下怀。到时便知道陛下的软肋所在,若是真想留名千秋也不是没办法。”

“什么办法?”皇帝对谢纪这句话感兴趣了,说的没错,文人的嘴,杀人的剑,这句话是绝对不会有错的。

若是他们误导后世的那些人,将他描绘成一个人用奸臣的昏君,岂不是要遗臭万年。

“陛下觉得秦皇如何?秦皇便是那些文人眼中的独夫,但他的功绩便是他人无可非议的,也只能从道德上面来批判。”

“依臣看来,若是要成就万世之功业,便要将整个天下变得焕然一新。去就迎新。”

“如此一来,史书就算再怎么歪曲事实,也不可否认陛下的功绩。”

现在有没有七国分立,这陛下是做不到一统六国的,那便只能从其他方面进行变革的,既然要变,那便变个彻底,若是天下全部都焕然一新,那不就是又统一了一遍天下吗?

谢纪因此说了一些歪道理。

要他所想,史书,算个屁?

别人的评价,在他看来,算个屁?

过好自己就行了,何必在意世人的看法?

反正他名声坏了,何不再坏的彻底一点。

反正都逃脱不了奸臣这个名声了。

皇帝听了谢纪这番话思考了一会儿,那便让那些史官记,看到时候会记出什么名堂来。

到底是不是暴君,那就等千年之后,让后人去评论。

“好……你下去吧。”朕要好好静静,不想跟人说话。

谢纪笑脸僵住了,然后立马反应过来,说了声“诺。”

——————

又过了一个多月。

全国各地便陆陆续续地开始了进行道路的修建,不过这骂声确实越来越烈,四处都是讨伐谢纪的。

都是在说谢纪枉顾天意,非要修建什么道路,还有修建什么运河,征用民力,还让他们搬家。

有多少人因此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都是谢纪政策的结果。

不过谢纪并没有征用民力,而是征用流民。

而且对这个道路修建一事格外看重,谁在里面动手脚,经常就是早上刚动完手脚,晚上便被抓了。

当然,这里面也有些人利用这一次机会,在暗中陷害他人,比如暗中在上面发下来的金钱上面动下手脚,然后不用自己铲除敌人,自然就被刑部抓走问话了。

这一抓手,罪名就被确立下来了。确实造成了不少的冤假错案。

上面的命令,下面的人为了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