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罗斯诉美国案(1 / 4)

胜诉才是正义 空梵踱 215 字 2021-08-05

273

在什么才是“淫秽物品”的问题上,不但米国人民无法达成一致,就是九个大法官之间的观点也往往南辕北辙,这才有了露丝伯格让爱德华搜集各位大法官观点的事情。

由于大法官无法达成一致,所以在定义“淫秽物品”这个问题上,只能采取“逐案审查”(case by case)的原则。

也就是说,大法官们或者集体或者个别的去“审查”那些玩意儿。

这对控辩双方来说就非常难受大法官们很忙而且年纪很大对这玩意毫无兴趣,甚至可能会因为看着难过而刻意拖延,这使得“审查”过程会拖很久。

并且看完被“审查”的标的后,还要相互讨论,以确定这到底算不算色情制品。

原本米国司法效率就低(公理1律师越多,司法效率越低。公理2律师越多,打官司就越花钱。公理3,综合以上两点,律师就是赚差价的中间商。),现在还要横插一杠子审核的流程,打个官司就更加慢了。

不但控辩双方难受,大法官本身对此也充满抱怨。

1966年,在“米氏肯诉纽约州”一案中,在高院工作了30年,已经耄耋高龄的大法官雨果·布莱克对联邦最高法院负责定性色情物品案的做法公开表示不满。

“我希望再一次表达我的反对意见,以使联邦最高法院负起最终决定这类……案件的责任,不要让大法官一个案子一个案子、一种观点一种观点地各自判断,说一些太硬核而看不得或者读不得之类的话。”

作为当时高院中的年长者,他站出来说这话,是非常厚道的,反正就要准备退休了,也就放开说了,临走前替老同事们做件好事。

可见大法官也觉得这事情没必要管太细,眼开眼闭得了,毕竟最高法院是负责研究宪法的,对于女主角双腿打开多少角度才算色情这类专业性问题显得非常不在行,而且浪费时间。

有了这个背景,邮寄点毛片毛书自然不是问题。

人之常情,民不举(没有说米国人民yangei的意思)官不究,大家其乐融融。

但……

米勒先生有五本书是寄到新港市一家店里的,儿子下得订单,却由老母亲签收。

老母亲拆开后,顿时吓了一跳,随即报警!

然后找律师起诉!

律师才不理会雨果布莱克大法官的一片苦心呢……

谁付钱,他就听谁的。

而且这案子也挺简单,有现成的法律条文,直接往上套就是。

米勒肯定也觉得日了狗了。

这事情全加州的书商都在干,凭什么就我要上法庭?

他的律师拿到案子后,也挺为难。

因为案情清楚的就像白铁板上叮俩苍蝇一样,自己的委托人就收钱寄毛杂志了,按照现行加州法律这就是要去吃牢饭的。

钢一般的事实无可抵赖。

但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律师也是要讲职业操守。

思来想去,还真就给他想出了一个辩护策略。

从何谓“色情物品”的定义下手。

只要能从法律上证明寄出去的那些肉香扑鼻的杂志不算“色情物品”,那岂不是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这种事情在爱德华看来简直是让人笑掉大牙。

建国都快两百年的超级大国,竟然连什么是“色情制品”的定义都没有?

事实是还真td就没有!

否则雨果·布莱克大法官也就不会说那段话了。

非但没有一个相对完善的色情制品定义。

就算是对于“儿童sq物品”也存在巨大的法律空白。

已经是1969年了啊,仅有加州和纽约州立法禁止在制作色情物品的过程中利用儿童,或者利用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