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以战养战(2 / 4)

不佳,刘志也没个固定去处,便随意在城郭找了家酒肆,准备喝酒散会儿心。

刚进去,迎面几人擦肩而过,其中一名青年儒生忽然“咦”了一声,“这不是郾兄吗?”

刘志回头一看,认出是去年大考前有过一面之缘的王沐,便随意抱拳笑道,“原来是王兄啊,真是幸会了。”

“郾兄,相请不如巧遇,赏个脸一起吃酒如何?”

这王沐一副自来熟的样子,十分热情,又转身给几位同伴介绍,“这位是河间郾意,我们是同科的进士。”

刘志本来就是出来散心,既然遇上了,便也没有推辞。

“此处已经没有好位置,郾兄不如随我等去下一家。”

一行人便换了家好点的酒肆,坐下后相互介绍,刘志才知王沐如今已经在尚书台兵部下任书吏,这几位都是他的同乡。

“郾兄如今在哪里高就?”

王沐出身寒门,善于钻营,他见刘志出手阔绰气度不凡,哪里会放过结交的机会。

“惭愧,我去岁落考了,如今在京中无所事事,闲居游玩。”

这家伙涉世不深,精明都写在脸上,一看就知道打的什么主意,刘志自然不会给他希望。

王沐听了却并不气馁,谁都知道去年大考落第的全是世家子,又能够长年在京师居住,可见身世不凡。

一时酒菜上齐了,几人便喝酒聊天,王沐等人都出自荆州,没几句便说起了江东灾情。

“听说江陵一带前几日决了堤,如今已成一片泽国,唉,也不知又淹死了多少人。”

“是啊,华容那边也是一样,幸好我们江夏逃过一劫,不然家中父老恐已遭不测。”

……

看来这荆州灾情已经传遍了,刘志心中郁闷,便自顾喝酒,并未插言。

“今年的收成是完了,能活着就已经不错了,唉,这年年灾祸,也不知大汉的气运是怎么啦……”

一名士子刚说到这里,便被另一人给打断了,“兄台慎言,国运岂是我等草民能置喙的,来,饮胜!”

刘志心中一动,举杯笑道,“我听兵部的朋友说,最近凉州那边又要打仗了,你们有没有听说过?”

王沐奇道,“郾兄这消息是哪里来的,我在兵部任职,都没有听到过一点风声。”

“你别管我怎么来的消息,据说凉州烧当羌和护羌校尉已经打了几场了,朝廷怕是又要用兵了。”刘志故作神秘地说道。

“这些羌人还真是反复无常,去岁才刚刚消停了几天,如今怕是看着江东水患,以为陛下无法东西兼顾,所以才趁火打劫的吧。”

“羌人也就看着最近几年我大汉灾患频繁,以为便无力讨伐他们了,所以才这么嚣张的吧。”

……

都是些年轻士子,血气方刚,说起话来便无所顾忌。

“那你们说说,这仗到底是打得还是打不得?”

刘志想听听这些普通人的意见,毕竟他们不在其位,肩上没有责任,所以考虑起事情来便也简单直接得多。

“打,有什么打不得的?我听说羌人这几年反倒风调雨顺,牛羊成群的。

照我说,干脆给他们抢了,我大汉岂不是就有了口粮?”

那名士子大约是喝了点酒,便顺口胡掐,他本意只是开开玩笑,刘志却听得心头一震。

《孙子兵法》有云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以战养战,胜敌益强。

谁说打战就一定要自备钱粮,谁规定了我大汉军队就一定要当个仁义之师。

后世某个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名族,便是靠着强硬的劫掠风格,一路打下了半个地球。

只要武器够锋利,兵力足够雄厚,我刘志一样能把大汉铁骑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