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金城太守陈懿(1 / 4)

金城郡允吾城之内,太守府衙之内,

此刻在偌大的官署一处大厅之内,金城太守陈懿正在不停地来回踱步。

他的脸上满是焦虑之意,湟中义从突然之间反叛,他实在是没有想到、

而且因为对于大汉龙廷多年的怒火,叛军竟是发展的如此迅猛。

不多时的功夫,就已经席卷了半个金城郡,如今更是已经来到了允吾城之下,将允吾城团团地给包围住了。

陈懿本是举孝廉出生,对于军略并不是很通晓,只能够算是略知一二而已。

之前担任金城太守在对付羌人叛乱的过程之中,他也是主要依靠的是湟中义从的力量。

湟中义从的战斗力有多么强他这个金城郡的太守是最最清楚不过的了。

汉廷诸州郡之中,基本上公认的是以西凉军区的战斗力最为强悍。

长期以来凉州军都奋战于凉州战场的第一线,他们的战斗力都是在一次次的血战之中磨炼出来。

在整个大汉龙廷诸多军区之中,恐怕也只有并州军,幽州军,中央军可以勉强抗衡一二。

这四大军队,也是公认的整个汉廷的四大强军。

假如将大汉比作是一间宫殿的话,那么这四大强军便是这座宫殿最为粗壮的四根大柱。

而在凉州兵马中,又有诸种的分类,而如今的凉州军中公认的最强部队一共有两支。

一支是追随与董卓董仲颖的西凉军,这一支强军跟随着董卓一直以来南征北战,曾经立下过无数赫赫战功。

从凉州一直追随董卓到达并州,大大小小参与过的战役超过数百战,而且打的都是异族。

董卓出生于凉州陇西,所以他的部下大部分都来自于凉州。

他年轻时好行侠仗义,与当地的羌人首领来往密切。

当然这种密切可不只是单纯交际得来的。

董卓和羌人的所谓交情,那都是不打不相识式的打出来的交情。

董卓在凉州,那可真是身经百战,真正是一刀一箭之中打出来的威名。

后来董卓又镇压过当地羌人的叛乱,可谓与凉州一地的羌人打过很多交道。

深谙马背民族战斗力的他,招募了不少羌人、匈奴人等塞外居民进入自己的部队,构建起强大的骑兵力量。

只是如今这一支雄兵前番已经离开了凉州。

当董卓成为了大汉并州刺史之后,追随董卓去并州对付匈奴人和鲜卑人去了。

之前贾诩去并州投奔的老乡张济便是董卓的部下之一。

其实也就是间接投奔董卓了。

历史上董卓入京时带去的三千兵马,正是这样一支队伍。

更是因为西凉军的恐怖战斗力,董卓才能够仅仅凭借区区三千人马在洛阳城中的群雄角逐的大戏码之中脱颖而出,

随意废立天子,把持社稷,污秽龙廷,淫乱宫禁。

之所以董卓如此的有恃无恐,就是因为他手下的这一支大军的实力确实强悍。

除了董卓这一脉的兵马之外,第二支最强兵马就是湟中义从,这么多年来镇压羌人叛乱湟中义从可是一直奋斗在第一线。

他作为汉廷手上最为锋利的利剑,所向披靡间,不知道染上了多少羌人的血。

历次羌叛中,湟中义从总是最为活跃的一支兵马。

大汉龙廷在边地一共有三大骑兵,号称为三把镇压异族的利剑,湟中已从便是其中之一。

无论是段颎,还是张奂,皇甫规,这三人在镇压羌叛之时,最最倚重的都是这一支大军。

如今董卓一脉的西凉军已经远去并州,在凉州那就是湟中义从称第一,那就没有人敢于称第二了。

按照现实中的话,那就是假如湟中义从打凉州军其他部一巴掌,凉州军敢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