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二十九章 安城书院(2 / 3)

个院判,书院出来的人将都是天子门生。李旦心想,不相信你李世民不上当。

奏折递到了李世民的案桌上,看过后,李世民表情很复杂。无疑李旦说到的点,打到了他的心坎上,由其是其中天子门生的说法,更是让李世民心动。但想到所耗费的钱财也是天文数字这点,让李世民有点望而却步了。

这几年的大唐并不平静,灾害连连,且每年都在打仗,所耗费的钱财甚大;再加上为了休养生息,李世民免去或者减少了不少州郡的赋税,以至于差点让李世民及朝庭破产,现在也是徘徊在破产的边缘。用这有限的财政去支持一个这么大的学院,吃力不小。

李旦也想到了这点,给学院找了些赚钱的门路,但相对庞大的起始资金,却仍显庞大。对于这一点,李旦还提出了先办起来,再一部分一部分的慢慢建的方法。

第二天李旦便等来了李世民的回复,准。李旦跳起来举起手,做了个胜利的手势。李旦心里暗想,不怕你李世民及李唐皇室不入我毂中,嘿嘿,李旦一阵舒畅般的大笑起来。

李旦用朝廷的名义在长孙别院不远的地方买下了一个富商的豪宅,加以扩建和修整,用作了学院之用。

李旦花了两天时间写出来学院章程,参照了后世的校规,便动身去了李纲府上。

望着略显老旧的大门,李旦有点不敢相信,堂堂太子老师,历经隋唐两朝的名臣,住所却是有点简陋。递上了拜贴,李旦以后辈之礼求见李纲。

李纲亲自将李旦迎至大堂就坐,并请李旦就坐。

“学生今日始来,是为安城学院之事,求教于夫子,请夫子示下。”

“多礼了,老夫可不敢当县子的先生。你也算一代学宗,《初级算学》和《几何初解》,煌煌三十万言,字字珠玑,老夫读之拍案叫绝,老夫岂能被县子称为夫子?应该是老夫才是。”

李旦无言,这到底被传出了多少啊,连李纲都知道。

“观你所言所行,我甚慰之。但县子可知,世间士林中派别林立,你之所想,难啊。”

李旦抬起头,士林这么快就有了反对的声音,看来自己有些急迫了。李旦预料到了会遇到士林的攻击,但没想到连李纲都觉得不看好李旦开算学一派的想法。

“不必多想,我李纲也算是薄有虚名,一切自有我担之。我明陛下的心思,也明了你想将师门传承下去的苦心,我这把老骨头,倒是可以一用之。”李纲抚须笑意盈盈,一点也没有勉强。

看到李纲的神色,李旦放下心来,有李纲这个宗师在前边挡着,自己将会少去许多的麻烦,这也是今天李旦拜访李纲的目的。

李旦拿出自己写好的学院规章,双手递给李纲。“这是学生所写学院之纲领,还请夫子指正。”

李纲拿过学院规章,看到李旦特意用的柳体所写的字迹,大叫一声“好字,不愧为书圣,就此字迹,果然盛名不虚,帮你也算可适了”

细看内容,李纲不时点头称赞。很快,李纲便将整个内容浏览了一遍。望着眼前年纪仍小的李旦,李纲既欣慰,也有点被后浪拍在沙滩上的不是滋味,自家子侄可不及这长孙淹之万一,如果不是生在长孙家,日后成就可能会超过自己很多啊。

“写的不错,事无巨细皆列入其中,看过你之所写,再看其它书院之规章,有点鸡肋之感。就这样办吧。”

李旦通报了相关书院的准备情况,包括让皇帝担任院长一事。

“你做的是对的,这样一座书院,若没有皇家参与,后患无穷。书院所培养出的人才毕竟还是要充入大唐官场,你能早一步想到这点,实属难得了,大善。”

李纲也承诺会写信拉几位大儒来书院教学,要李旦做好安排,不要让人觉得书院亏待了就是。

傍晚时,李旦才走出了李纲府邸,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