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处理国政时(2 / 2)

大唐武皇 门前梧桐 2674 字 2020-11-08

是他们生存的土壤,是他们壮大的良机,也给他们解下了缰绳。失去国家控制的军对立即将矛头指向了大家豪族,百姓商人,而地方官员的纷纷逃跑让这一群魔鬼失去了约束。不过搞得关内道各地纷纷扰扰的不是大唐的正规募兵,他们还都在各个节镇,而是一群官衙招收差役,不良人等等。可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这群人纷纷在官衙里做起了山大王。

李亨正色问道“诸地叛乱,虽为疥癞之疾,如若不治,必为心腹之患,卿等以为谁可领兵平叛,使剿抚并用,克日平乱?”

两人一时无言,这让李亨稍感放心。之后李亨又将目光转向了张垍,他知道,张垍是这三个人中最有才得。思考了一下,张垍说出了一个人选,太仆卿李祗。李祗是嗣吴王,在河南带兵抗击安禄山有功,因而升为吴王,,河南都知兵马使,虢王李巨担任河南节度使后,李隆基怕二人事权不一,遂将李祗调回京城,担任大唐版的弼马温——太仆卿,但是与弼马温不同的是太仆卿可是十二卿之一,从三品大员。

李希言也不甘落后,说出了另外一个人选,扶风太守薛景仙,一来此人号召陇右官员支援京城,于国有功,二来他弹压叛乱,亦是剿抚并用。而陈希烈立即支持张垍。

看的李亨都想笑,这就已经挣得不可开交了,随他们去吧,让他们争一争在现在的情况下对李亨有利的。因为他们俩会相互监督,促进国家政治的良性运转,而且他们会为了得到更大的政治筹码——李亨的好感,会更加的顺从李亨,这样一来有利于李亨政治理念的贯彻。当然,万事万物都是两面性的,李亨也要防止他们俩打的过火,走向极端,那样会导致党争的。

李亨作为太子,当然要一碗水端平了,他把两个人都用为将,以李祗为右威卫大将军,为关北兵马使,领军一万人平定关内道北部叛乱,以薛景仙为关西兵马使,也分兵一万与之,平定关内道西部叛乱。不过剑南道的叛乱李亨暂时不想管,暂时性的消息断绝绝对对李亨有利。

李亨又让他们尽快摸清整个关内道、甚至是陇右道的官员状况,并且铨选一些优良的官吏准备到地方上任职。

下午时分,李亨大张旗鼓的视察军器监,三个宰相都跟随,御史大夫李齐物也在。在众人的出乎意料中,李亨询问了一个工匠有没有得到赏赐。一般来说,上司们来检查作业只是看账本,谁能想到作为大唐的储君的李亨会问一个第三等级的工匠。

那名工匠吓得发抖,一来是因为天顶上的人物站在他的面前,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二来自己上司真用着吃人的眼光看着自己。常言道,不怕官,就怕管,这位工匠自然不敢实说,刚要撒谎时李亨看了他的上司一眼,然后道“汝可知道,欺君之罪,罪当绞死?”

他赶紧用目光询问他的上司,可是他的上司被李亨看的低下了头,他才不得不说出了实情。

赏赐是没有赏赐的,任何时候都没有赏赐的。李亨的任务完成了,剩下的都交给了李齐物去办了,抓住西瓜扯着藤,不一会儿,从军器监主官到下面的主事全都押走了。

李亨任命了一个后世鼎鼎有名的人做主官,想来以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必然不会出什么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