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五年计划(1 / 2)

锄清 酒中狐 2159 字 2021-01-29

此地在后世叫做九重,是因为境内有一个“九重堰”水利工程的原因。

南阳乃是国最古老的三大浇灌平原之一,从西周时期开始,这里就开始修建堤坝等水利了。

南阳境内的水利工程,毁于乾隆年间。

不知道这位功劳‘盖过天’的老儿是怎么想的,竟然下令拆毁了南阳的众多数千年水利设施。

……

朱慈炯要去丹阳,并非是心血来潮。

湖北境已经被将士们尽数收复了,朱尚贤的成衣坊,销量激增。

单单是上个月,纯利润就超过了三百万两银子。

朱尚贤一再表示对自己的感激,更是告诉了他一个消息。

元朝时候,蒙古人在国内很多地方都有驻扎,等到朱元璋收复天下之后,有一部分兵卒见到回归草原无望,于是就隐名埋姓,在丹阳居住下来。

三百年的繁衍,这些人已经足足有了数万人丁。

蒙人善于骑射,纵然隐居数百年,却也不曾荒废了马背上的功夫。

早在他称帝之后,这些人就隐晦的联络了朱尚贤,表示想要为陛下效力。

只是那个时候,外部环境恶劣,朱慈炯马不停蹄的四处征战,是以只得将这件事搁置下来。

等到襄阳大胜之后,这些人再次联系朱尚贤,甚至表示可以自备战马,追随陛下身边作战。

等到湖北光复之后,这些人已经急不可耐了。

虽然说科尔沁蒙古素来都是满人的盟友,但是,草原上蒙古部落众多,支持大明的却是占了大多数。

此时,这些人联络自己,应该是与黄金家族后人布尔尼派人前来接受训练有关了……

朱慈炯眯着眼睛,虽然看向了窗外的青翠田野,脑海却正在运转。

朱方旦难以置信的看着前方道路:

“陛下,这,这……”

朱慈炯回过神来,顺着朱方旦的目光看去,却是什么也没有看到:“怎么了?”

朱方旦手指地面被碾压瓷实的碎石末:

“陛下,臣以为只有城外的官道上,才有石子铺路,但是,我们已经走了一个多时辰了,为何这官道上还铺设了石子啊?”

朱慈炯还没有作答,张思源已经笑了起来:

“尔枚你却是不知,南阳周边多山,盛产青石,这种石头坚固耐用,是以各地城镇最是喜欢开凿这玩意,作为建材使用的。”

“比如皇宫这边,所有的房屋建筑,离地三尺一下都是使用大青石修建,所有围墙,不管是皇城城墙,还是内里各个院落的隔火围墙,都是部使用这个修建的!”

“因为大青石的开采量很大,是以,这散碎的石子,却也是不少。”

“往日里,这东西因为没有什么人需要,是以就随意的丢在了矿山。”

朱慈炯点点头:“是啊,与其浪费了,还不如拿来铺路呢!”

朱方旦深吸一口气:“如此一来,我大明境内道路畅通无阻啊!”

“倒也不是!”朱慈炯摇摇头。

若是有一天水泥产量跟上来了,将所有的官道部硬化之后,才能算是真正的不惧风雨。

“这种碎石子道路,寻常的天气自然没事,但是,若遭遇连绵十几天的连阴雨,就不能行走了。”

“这已经很是难得了啊!”

朱方旦瞪大了眼睛。

他是一个名医,更是曾经天南海北到处闯荡,就连京师,也去了一段时间。

北方道路最繁忙的就是京师到通州这一段。

但是,就算是这里,却也一样是黄土官道!

朱慈炯笑了笑:“要想富先修路,朕预备用五年时间,将境内所有县域之间的道路,部重修一遍。”

他看向了张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