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掌权(2 / 2)

时候都只是一道文书的问题。

更何况,刘备这手底下也才两三个郡国。彭城国那边不用多说,让曹军扫荡了之后,这各地县邑的权力都狠狠的削弱了很多。东海国这边,这一来,剡城便在东海,这处于陶谦的政治中心所在,那控制力是很足的。二来,东海国的东边临近海滨,多出贼寇,很多县邑为了保全,都只能依附于州郡!不可能从州郡独立出去。

如此说来,刘备所面临的一些郡县纠纷,还是多在于琅琊这些地方。

臧霸这些人屯驻开阳,算得上是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先例!他们能够不顾州郡的态度,擅自夺取开阳自立。那么其他的县邑为何不能效仿呢?这是畏惧于开阳的臧霸,还是那屯在莒县的萧建呢?

州郡在这片地区失去了统治力,那么这片地区自然是无秩序、无压力了。这各自独占山头,还不忘了在州郡那边摄取更多的影响力。这样的形势,真的就好比于长安的朝廷失去了对天下的统治力,这各地方的官吏,一边不会听从于朝廷的任命,一边还要借着这朝廷的名义来行事。

刘备所要做的,那就是将彭城、东海这两国的动乱消弭下去。而至于琅琊那边的情况,他又能够决定多少呢?

而在刘备尽力去安抚郡县的时候,荀逸这位长史也在尽力的熟悉军中的诸多事务。

长史,为将军幕府中的第一人,秩千石,地位很高,这权利和责任也很重。讲道理来说,应该也轮不到荀逸来担任这一职位的。

然而,这不是非常时期嘛!

刘备才领徐州牧以及安东将军没有多长时日。这以前,他也没有什么官职,更不用说拥有将军号,开幕府了。他的账下,更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这个初创的幕府,完全就是一个才搭建的草台班子。

而那些跟随刘备东征西讨,有资格的人,基本上都是要单独领兵的人。还有不少刘备在小沛时吸引过来的人才,这资格更是没有荀逸多,怎么说荀逸还是经历过徐州大战,还存活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