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谈话(1 / 2)

宋应星整个很人都是蒙的。

朱由检摆了摆手说道:

“科学者,科也,普学也,传道受业解惑也。现在这天下不太平,朕也知道,现在的首要事情就是北方问题还有国内一些蛀虫、搅屎棍!

朕的科学院刚刚成立没多久,现在的首席大学士是如今的阁老徐光启,不过对于这件事,朕希望爱卿能够保密,现在还不到公布的时候。

爱卿就在科学院待着,出了什么事儿朕在这儿,别人休想去动你们。

爱卿需要什么,刘就给宫里的那些个宦官说一声,到时候朕自然知道。

爱卿可还有别的问题么?”

宋应星到现在脑子都是懵的,自己就来了一趟顺天府,进了一趟京城,怎么就成了科学院大学士?还是在阁老徐光启的门下?

不过这些宋应星是不会说的,他直接叩首道:“微臣多谢陛下隆恩!”

“你下去吧!”

“是!”

看着宋应星渐渐远去,朱由检对一边的王承恩说道:“把徐阁老叫过来见朕吧,朕有事情找他,莫要耽误了。”

“是!”说完王承恩就退下了。

看着王承恩的背影,朱由检叹息一声:自己这个从信王府带过来的老仆人,是一个忠心老实的人,但是,这个朝廷不需要这样的人,现在朱由检任用他,完全是对于他的一种信任,或者说是依赖。

若是真的要斗起来,朱由检相信这个王承恩绝对不会是官场老油条魏忠贤的对手。但是自己在后宫需要平衡,魏忠贤提督东厂,许显纯掌管锦衣卫,王承恩最受自己的信任,这就是自己在这里营造的平衡。

这里面的每一个人,许显纯、魏忠贤和王承恩,朱由检相信每个人都不会背叛自己,王承恩需要观察,虽然他很老实,但是这并不代表王承恩不会被别人利用,至于许显纯和魏忠贤……

外面那些人估计不过河拆桥魏忠贤和许显纯就能因此泪流满面了。

朱由检叹了一口气,多灾多难,党争内讧,大明的问题,从来不是一个单方面的问题,而是一个整体的问题,无论是美洲的白银还是自己的内耗,都在加速明王朝的灭亡。

建奴只不过是捡便宜罢了,无论是李自成还是张献忠,最终都会被世界潮流给淹没,可笑的是还有很多所谓的专家学者替他们洗白,无非就是农民两个字而已。

过于的美化,更是一种玷污。对于历史的不尊重,就是对于民族的不尊重,对于历史的歪曲,就是对于自我的否认。

徐光启很快就到了。

“徐爱卿快坐吧!”朱由检说道。

待徐光启坐下之后,朱由检对一边的王之心说道:

“给徐爱卿赐茶吧!”

“臣谢陛下隆恩!”

“爱卿,你可知道宋应星此人?”

“臣在松江府挂野之时,曾经听闻江西南昌府有奉新二宋,其人幼时与兄应升同在叔祖宋和庆开办的家塾中就读。

宋应星在家乡散文私塾中开始认族叔宋国祚做老师,在这之后在新建举人邓良知门下做学生。

宋应星自幼聪明强记,“数岁能韵语”,有过目不忘之才,很得老师及长辈喜爱。

稍长,考入奉新县县学为庠生,熟读经史及诸子百家,他在程颐程灏、周敦颐、朱熹及张载这宋代四大家中,独推张载的关学。

他对天文学、声学、农学及工艺制造之学有很大兴趣,曾熟读过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书。

此外,还喜欢音乐、作诗。他常与同窗好友赴本县风景名胜处郊游,相互催诗,相互激励,纵谈天下事。”

徐光启一下子说了这么多话,觉得口有些渴了,就拿起桌子上的茶水喝了起来。

“爱卿觉得此人如何?”朱由检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