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章,进攻,分散选位置(2 / 2)

家六弟出了指挥部,沿着交通壕向着前方快速移动。也就这时候,三营那里的进攻开始了。

“嗵嗵嗵,嗵嗵嗵……”战壕中的民二四机枪和马克沁机枪开始对着鬼子的阵地进行火力压制。

“哒哒哒……哒哒哒……”冲出战壕百十米后,捷克式的机枪手趴在地上也开始进行火力压制。

“弟兄们,冲啊……”一个排的士兵就这么排着比较密集的阵型向着鬼子的阵地冲去。

进攻是进攻了,但还是要先试探一下火力的!这都是跟鬼子学习的!

实际上,中国军队打仗,往往是在战斗中学习,在战斗中总结经验教训,在战斗中成长!说白了,就是拿着人命在拼经验!

举个栗子,重机枪阵地如何建立,就是在歼灭了鬼子之后看人家怎么布置才学会的……

目前来说,中国军队现阶段的攻击手段,还停留在不怕死的密集冲锋上!看看黄埔军校出来的军官,打仗的时候往往会身先士卒的冲锋在前!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别看中央军那里有德国人的军事教官存在,但是德国人教的东西都是一战时期的东西,攻击节奏十分的僵化!中央军都这样了,其他的军队就更加不堪了!

淞沪会战的时候,刚刚参战的桂军,面对着鬼子守军,根本就不在意人家的重机枪阵地,三个师的士兵就这么密集冲锋的对着鬼子阵地进攻!结果一天半下来,五万人没了三万……

忻口会战也是这样,板桓师团守在南怀化,中央军就这么一个师一个旅的往上冲,结果搭上了一个郝军长……

当然,军兔们还是很灵活的,游击战的时候啥招都给你用上,就是人数实在是太少了一些……

战场上,胡一舟领着苏老六找到了一个刚好砸在战壕边上的弹坑(自己人砸的),便跳了进去,顺带给身后的麻布披风盖在身上。

目测下距离,离着鬼子阵地600米左右,这个距离就很不错了。6倍镜的马四环狙击枪,完全可以做到精准狙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