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神明(2 / 2)

木石录 昭久 2142 字 2021-03-31

“儒家的经典中我记得关于这个有说过。是夏人还是夷人,靠的不是血脉来分辨,而是对于文化的认同。”

陆怀舒坐在窗棂上的样子就很没有世家小娘子的矜持,她说起这段话的时候似笑非笑的“历来都是汉人来潜移默化把别人变成自己。

“裴瑜,你说我是谁呢?”陆怀舒问他,语气莫名。

“活下来的人是陆三娘,陆怀舒早就死了,可是我应该是谁呢?”

陆三娘的身体,陆怀舒的记忆和经历,那么还活着的究竟是陆怀舒还是陆三娘?

和这个问题类似的就是那个鲜卑人灭亡了汉人,但后来汉人的文化却渗透到了鲜卑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鲜卑人汉化了。

那么汉化之后的鲜卑人到底是鲜卑人还是汉人?

他们骨子里流着的明明是鲜卑人的血,却自认为汉人。这到底该怎么算?

陆怀舒问的问题几乎无解。

裴瑜沉思,却知道陆怀舒想要问他的其实不是明显上的问题,而是想告诉他,汉人和胡人之间的区别早就没有那么明显了。

所以最终能够存活的是那种已经汉化的胡人、或者是相融合之后的汉人。

而北魏的问题就是卡在这个正在融合以至于问题重重的点上,却偏偏有一位可能不那么得民心的太子身上。

“如果陛下能等到他其余的儿子长大,并且果然有一个贤德的太子的话,问题会迎刃而解。但陛下一旦活不到,北魏必定土崩瓦解。”

陆怀舒解释清楚了她对于局势的判断,但是裴瑜的点已经不再这个上头了。

“所以你存留下那些古籍,为的不是改朝换代,而是北地存留下来的那些士族。”裴瑜突然说道“那才是你真正担心的东西。”

重用汉人,汉人中的士族就是躲不过去的。

战乱时为新朝出了力,怎么可能不要求之后的权力?

陆怀舒自己就是士族,最清楚士族势大可能会带来的影响。

她的那些书本来就不完全是为了自己的。

裴瑜眯着眼睛笑了“所以你果然是陆家人,你身上,带着独属于陆家人才有的特质。”

“这份特质叫你哪怕是换了身份、换了皇帝也还在担心同样的事情。”

“忧国忧民,不外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