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土豆专利(1 / 2)

书院的学生们也好奇无比,特别是一个叫钟会的少年。

他看起来和孙权差不多大,背景却是十分深厚,而且机灵无比。

“师尊,你说这种粮食能养活很多人,是真的吗?”钟会好奇地问道。

叶徽笑了笑,说“当然是真的,只要能把它种出来,那全天下的人,都不愁没饭吃了。”

“可是师尊,人吃饱了没事干,不是会引起更多的矛盾吗?”钟会思考问题的角度,总是如此刁钻。

这话让叶徽一时没办法反驳,他只想为天下人出一份力,至于最终的结果会是如何,谁又能猜到呢?

干农活这事还是很累的,特别是在没有什么农业工具加成的情况下。

所以叶徽忙活了一段时间,都是累得不行,晚上都没心思和貂蝉搞什么事情了,经常是倒头就睡。

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在第一批土豆被种出来后,叶徽举办了一场土豆宴。

这种食物,确实是不挑口的,博文书院里,无论是贫穷的学生,还是世家子弟,都纷纷为其震撼。

而听到土豆可以一年四季收获,几乎不受天气影响时,更是讶异无比。

有心之人,已经看到了其无穷的潜力,并将其传扬出去。

第一个得知的诸侯,便是刘备,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他现在正是急缺粮食的时候,因为养兵实在太难了。

徐州弹丸之地,供给五万军队,还算有余力,在超过,就得去其他地方买粮。

刘备又是自诩仁义,将税收定得很低,所以只能得了名声,没讨到什么好处。

“师尊,请务必帮我们种植土豆,为天下百姓,也为汉室最后的希望。”现在孔明开口闭口就是汉室,也不知是不是被刘备洗了脑,曾经单纯天真的小明同学,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哎,真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啊!

刘备也在旁边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说着自己的苦处,并表示无论花多少代价,都希望得到土豆。

这东西本来就是要推广的,叶徽也没有太为难他们,只收取了很少的“专利费”,用来维持书院的运转。

现在博文书院的学生,已经有两百多人,每天光是吃饭都是一笔大开销,叶徽当然要考虑到经济问题。

刘备感恩戴德地刚走没多久,曹操就带着人来了。

而且,曹操的野心更大,他竟然是想直接买断土豆的专利。

“先生,有了此物,必能让天下诸侯俯首,请务必助我一臂之力!”曹操完全不掩饰自己的野心,就差没有把废帝的话说出口了。

叶徽大笑,说“孟德兄,难道你忘记了袁术的下场?”

“不敢,我只是想让天下再无战事,至于那天子谁来做,都和我无关。”曹操的话,有几分真几分假,唯有他自己知道。

当然,此刻他身边还有一个人,是绝对不愿意看到曹操称帝的。

王佐之才,荀氏八龙之首,荀彧,字文若,汉室最强力的拥护者。

此人早年曾投靠袁绍,后来到了曹操这里,便开始施展自己的才华,可以说,能统一北方,最大功劳者,便是荀彧。

同时,他还向曹操推荐了大量的人才,比如郭嘉、戏志才、荀攸、陈群等等。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曹操集团中,荀彧的地位是超然的,哪怕是曹氏族人、夏侯一门,都没有如此受到曹操的重视。

若是曹操称帝,那这天下第二人,也只能是荀彧!

不过,老天似乎和曹操开了一个玩笑,因为荀彧是坚定不移的保汉党,而且态度非常明确。

其他人,即便是不愿意看到曹操称帝,也都是模棱两可,至少不会当面反对曹操。

可荀彧就不同了,他曾许下承诺,只要曹操行董卓之事,他便会自行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