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朝堂与江湖(2 / 2)

亦或是从廉郡王手中救下林萧,还是成功劝服许连夙,看似戏剧性中又带着些许先见之明。

好似她乱糟糟的每一步,其实都是算好的,看似野路子,在事后看来,实则另有深意。

元初瑶对自己还是非常有数的,并未在这个话题上多说,免得露出更多破绽。

“你呢,为何对宁王防备不深。”

她其实更加好奇的这一点,两辈子都没能想明白的事情。

祝亦安作为圣上看重的太子,不该连基本防备心理都没有,但凡他们有点防备心,最后结局也不至于变成那样。

中毒是一回事,早些发现不对劲,或许都没有后面的困境,好似集体降了智似的。

实在是不应该!

祝亦安倒是明白怎么一回事,“宁王自小受人欺负是有原因的,莫要看他记在贤贵妃名下,贵妃听着好似多尊贵,实则贤贵妃犯了禁忌,惹得父皇厌弃,将宁王记在贤贵妃名下的那一刻,同放弃一个道理。”

元初瑶接着他的话分析:“再加上宁王出生卑微,无法从朝堂中获得支持,才会着手江湖。”

朝廷和江湖,各有各的本事,有些朝代官府与江湖势不两立,有些朝代官府与江湖互不相干。

不过从未听过哪个朝堂会与江湖关系良好。

江湖无论是讲究道义的,还是离经叛道的,与朝堂颁发的律法都是不相融,每个皇帝或许可以允许贪官的存在,却无法忍受另一股势力的发展。

一个在掌控之下,一个脱离掌控。

祝亦荇意图掌控江湖对抗朝堂,他就不怕遭受反噬吗?

多少朝代皇家的窝里斗,给了江湖崛起的机会,从而导致改朝换代。

与其说是民众起义,不如说是有心算计,逮着机会占据高地,趁机把控人心。

“江湖人可不好掌控啊!”元初瑶随着动用家中的人手,她发现将军府许多护卫,规整的军中习气之下,还有点儿江湖习气。

这一点她还是从李叔身上看出来之后,从而发现护卫与李叔身上的共通点。

李叔是个江湖人,却又是父亲手底下的猛将,不贪恋权势,热爱自由,喜欢美酒,热爱带徒弟,严谨又知变通,还喜欢冒险。

父亲对他的掌控方式就是不管,正是因为如此,李叔才会在将军府长久留下。

显然祝亦荇不是有这等胸襟之人。重生后给前夫当嫂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