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首战(1 / 2)

铺子里的伙计见东家老爷和小小姐来了,急忙唤掌柜迎出来,琉璃却发现掌柜脸上怒气未消。

杜老爷那样眼光毒辣的人,自然不会没发现,却没多言,带着琉璃进了铺子。

米铺里人不是很多,有两个顾客看了米问了价,摇摇头走了,掌柜把他们让进后堂,这才说了缘由。

锦绣街上有两间米铺,这里买米的多半不是百姓人家,周边酒楼和行商过客居多,酒楼有固定主顾,行旅购米也有关系客栈推荐过来。

可是近日不知怎么,几家酒楼都称尚有存米,就连客栈也不再有行商过来买米,只有一些散客光顾,就显得分外冷清。

生意好坏倒也寻常,只是掌柜偶然发现,那些酒楼都跑去另一家米铺买米,掌柜去问缘故,酒楼掌柜却不说实话,这才气恼。

杜老爷默不出声看琉璃,沈琉璃想了想,问掌柜,“店铺里伙计可都是用久了的?”

“只有一个是三月前来的,手脚勤快,肯吃苦,其余最短都是用了两三年的。”掌柜回道。

“新来伙计的工钱,与从前伙计可是一样的?”琉璃再问。

“这个伙计吃苦又勤快,上月就涨了工钱,和别的伙计一样了。”掌柜皱眉,小小姐怎么问这个。

“刘家米铺,可是来了新掌柜?”琉璃把弄着她的金算盘,接着问道。

“小小姐怎会知道?确是来了一位年轻掌柜。”掌柜不由惊讶。

“冯伯,你这样……”琉璃附着冯掌柜耳边说道。

冯掌柜睁大眼睛,看看小小姐又看看东家老爷。

“就按琉璃说的办,若是办的好,以后这米铺就由琉璃接管。”杜老爷挑眉笑着看琉璃。

这是进门的考题啊。

琉璃挤挤眼,让他放心。

琉璃和杜老爷离开后,冯掌柜吩咐伙计们,最近不要接大的主顾,有大客商找到东家老爷,就怕这囤的米不够,大客商转到别家。

伙计们答应着。

翌日,杜老爷带着一中年男子到铺子里看米,最后决定要二百石精米,运到岭北,出价八钱银一石。

这可是笔大生意!伙计们都竖起耳朵,紧张地伺候。

冯掌柜听说二百石,有些迟疑,咬咬牙还是说有,中年男人交了十两银子的订金,还提醒冯掌柜,若是发不出二百石耽误他启程,就要赔上百两银子。

冯掌柜嗫嚅着答应了。

出了米铺,杜老爷和中年男人分道扬镳。

一个伙计要出去买些杂物,冯掌柜摆手让他快去,伙计出门跟上那个中年男人,在他身后,琉璃穿着素净袄裙,带着木木,悄悄尾随。

伙计跟到中年男人住处,向店家打听了那男人,果真是岭北来的商人,不独做米的生意。

伙计转身就去了刘家米铺隔壁的杂货铺,片刻后刘家米铺的掌柜也进了杂货铺。

琉璃没等他们出来,带着木木回了府。

午后,有人送信,琉璃看过之后带着木木去了雨后斋茶楼,上二楼坐在馨兰雅室。

过了一炷香的时间,隔壁听荷雅室有人进来,招呼着坐下。

“不知这位兄弟邀在下至此,有何事商谈?”饮了一口茶,那中年男子问道。

“既然兄台开门见山,那小弟就直说了,听闻兄台要订许多精米,小弟是刘家米铺掌柜,想和兄台做这笔生意,不知兄台意下如何?”年轻的掌柜总有几分意气风发,仿佛志在必得。

“掌柜怎么知道?我与杜老爷多年生意往来,并不曾看别家的货。”中年人诧异。

“经商之人,总有些门路,不足与人言,兄台在杜家进米八钱银一石,小弟可以七钱一石出货,兄台可是多赚许多银子。”年轻掌柜说道。

“可是我已经交了订钱,怎可言而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