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不学无术的庶女(1 / 2)

“恒斋,不知去书院的学子,可需要有什么资历?胤城已经过了童生试,陆潇却是白身,若没有……”琉璃询问地看一眼陆潇。

陆潇没想到这件事上琉璃会询问他,依着前世的习惯,琉璃多半会自行决定,这是他后来对琉璃更为冷淡的原因——以为是为他好,从不问他是否愿意。

陆潇想了想,去书院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必这样尴尬地每天在一起,待琉璃伤好之后,杜老爷子必然还会把他赶回琉璃的卧房,于是看向琉璃点点头。

秦烟雨的目光微闪,看一眼谢衍庭,谢衍庭却正有些期待地等着琉璃说下去,他愿意为琉璃做任何,能让琉璃高兴的事。

得了陆潇首肯,琉璃接着说下去,“……那便请恒斋代为推荐,他们二人若是能入书院,有同窗相互切磋讨教,定然大有助益。”

“书院不拘资历,这个你且放心,过些时日雪清一清书院开了,我便去见山长。”

谢衍庭只是自谦,他十五岁那年秋闱即中乡试头名,只是转年要去参见会试时,谢老爷却突然发病故去,尽管谢妈妈和谢衍庭的兄长们极力劝阻,谢衍庭还是放弃了科考,为父亲守孝,但是他在书院已经担着授课之职,只是名义上还是书院学子。

秦烟雨又聊到齐素锦的义助会,谢衍庭与杜胤城知道灾情控制没有太严重,居然是因为几个女子做的民间组织,不由大为赞赏,他们倒不拘于女子应守在后宅的礼教,毕竟琉璃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只是齐素锦所做的便是男子也未必可及。

陆潇却看一眼垂头喝茶的琉璃,终于明白前些时日她为何与齐素锦走得那样近,心中对她的成见倒是又少了几分。

虽说灾情在齐素锦义助会的预防下控制一些,但是雪灾带来的后续困难还是逐渐显现出来城中物资日益紧缺,城外清雪的速度缓慢,日用饮食所需都眼见消减,齐知府的那一点畅快早已经消失无踪。

这几日来米铺买炒米的日益增多,虽说价格高一点,但是回去就能吃上,不需要再烹煮,节约了柴禾省了油盐,也很划算,虽说是劣米所制,味道却甚至胜于良米,一些家境还算殷实的就每日定一些。

琉璃让米铺放开供应炒米,同时不经炒制的劣米也上了架——许多贫穷百姓生计都成问题,哪里还去挑米的优劣,只要价格便宜就好,一时杜家米铺每日都被无数购米百姓围着,生意异常火爆。

刘老板那些等着待价而沽的有些着慌,为何杜家备了这许多米?他们的米若不卖,到最后卖不成高价,压在手中岂不是亏了?再说不开门坐吃山空也不是办法,于是关门两天后互相观望着也纷纷开张。

琉璃却暗暗松了口气,各个米铺存米毕竟有限,即使她做了准备,也无法应付城中城中十数万百姓的供需,前世就是她的米铺一天内存粮卖空,百姓们恐慌不已,砸了刘家等四五家米铺,刘老板因为阻拦被百姓误伤,不治身亡,父亲带官差赶到弹压,群情激奋的百姓甚至与官差对峙,父亲在混乱中受了伤,多亏她和陆潇带人赶去,将父亲从人群中带出来。

她故意摆出一副不慌不乱的样子,加上比前世多的储备,又是限量出售拖延了时间,这才让那些米铺开门营业,不至于对杜家米铺造成更大的压力。

只不过新的问题又来了,她米铺中的存粮下去了大半,是否能坚持到城外庄子可以运粮进来?不知道那些庄子的管事,可是按照她吩咐的去做了,那样的话或许十天后,所有的危机就能解决,起码在入春前,百姓们不至于疯狂抢粮。

同样担忧的还有平记米铺内的沈义平。

他从雪后就开门营业,因为如果不见现银,他的生活都难以维持。

从前在杜姨娘那里哄骗来的,说是去寻师的银子,都押在了购买铺面和囤粮里,虽然母亲给了他一套宅子,也拿了一些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