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重回(1 / 2)

梁国因为地域狭长的原因,南方山地多土地少,北方又寒冷耕地出粮不多。

而庄国恰恰土地多适合耕种,气候适宜多数时间风调雨顺,除了那一年的大旱,极少有歉收的时候,所以各国粮食短缺的,都会从庄国购买粮食,梁国就是经常短缺粮食的国家。

上一年庄国因为大旱之后缓了一年,并未向任何国家售卖粮食,今年入秋后,梁国户部便请旨向庄国购粮,而庄国太子监国,竟然提出一个要求,除了江中府杜氏商铺的沈琉璃,庄国不会将粮食卖给梁国任何人,因为他与沈琉璃签有契约。

梁国户部得到这个消息,急忙禀报圣上,端和帝询问朝臣可知道这沈琉璃是何许人,翰林院的一位编修想起,新任的一位庶吉士沈义安,便是江中府人士,传上殿一问,竟然是他的庶妹。

于是又有人说起,在京中正做得如火如荼的义助会,身上所穿衣袍绣有岭南杜氏商铺,据说就是这江中府的杜家,有人便想起,那时雪灾前救助灾民并受了圣上封赏玉牌的,便是这沈琉璃。

沈义安称是,沈琉璃乃是杜老爷的外孙女,杜家商铺有沈琉璃接替杜老爷经营。

煜王景潇垂眸肃立站在臣子们的前面,仿佛没有听见这些议论。

皇帝一道圣旨,命沈琉璃收到旨意即刻进京,并责成户部为其择选商铺,被庄国太子亲点的商户,在京城怎么能没有自己的铺子呢。

户部尚书不敢怠慢,急忙亲自出马去寻找商铺。

重阳节后,琉璃收到千里急送的圣旨,代皇帝颁旨的是宫中金甲卫统领,只给她五日时间,五日后随她一同启程。

琉璃连发愣的时间都没有,被唐大人齐大人催促着,抓紧收拾东西,召集她的各路掌柜们,通知由沈义平代管各项事务,集中向她禀报。

琉璃忙得昏天黑地,这日回到杜府已是夜半,文澜却等在她的书房。

“沈姑娘,在下有个不情之请,可否请沈姑娘带在下一同去京城?在下保证无论出什么事,绝不连累沈姑娘。”文澜平静温和地说道。

琉璃静静看着文澜,她这两日也在考虑,如果她去京城,文澜和项楠何去何从?是就这样藏着一世,还是容他们寻找当年血案的疑点,给他们一次堂堂正正做人的机会?而且神猿峰里还有两千人,他们就要在那里终老,成为一抔黄土,至死不能归乡吗?

琉璃想了片刻,“你容我想一想,这件事若是要做,便要安排妥当,不容有闪失。”

文澜答应退出去。

五日时间转瞬即逝,第二天就要启程,深夜时琉璃请文澜和项楠进书房。

“明日你们都与我同行,神猿峰那里我安排了可靠的人,不过自明日起,你们不能擅自行动,我会找机会查探当年的事,前提是不可以累及无辜。”

琉璃目光清明严肃,她知道自己做的这个决定极为危险,但是让这兄弟二人留在这里,她更无法把控,杜家和沈家已经树大招风,若是被人有机可趁,到那时就是灾难了。

文澜和项楠立刻点头答应,琉璃让他们回去收拾好,做一些易容,还有随从也都安排好。

家中只剩下杜老爷,琉璃不放心,要带他走他却不肯,他要守着女儿和亡妻的花草,琉璃无法,只好请沈润卿常让杜姨娘回府看看,当然雪玉也被留在府里,严令它不准出去乱跑。

第二天天还没亮,琉璃带着随行的人从南城门外码头登船,齐大人和府衙官员都来相送,当然不是为了送琉璃,而是来送颁旨的金甲卫统领。

杜姨娘和沈润卿亲自来送,琉璃正哄着流泪的杜姨娘,却有前后两辆马车驶过来,两辆马车上下来的一位是谢衍庭,一位竟然是齐素心。

正与金甲卫统领寒暄的齐大人惊讶问女儿为何来此,齐素心却转头向琉璃“沈姐姐,我想搭你的船一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