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虚晃一枪(1 / 2)

明末亲军锦衣卫 奔叔 209 字 2021-02-20

据太原通报,赵兴已经带着洪承畴接受了太原同僚的建议,从太原出发,从薛州直奔榆林,也就是说,赵兴不可能再到自己的绥德州来了。岳和声替赵兴和洪承畴估算着日子,他们的大队人马前进速度,按照行军的规矩和路程,最少还需四五天的时间才能渡过黄河,进入陕西地界。

但是为了稳妥,岳和声还是以防万一,派出亲信先一步,死死的盯住赵兴的路线,以防弄自己一个措手不及。

好在,往来穿梭一样的侦查,都说赵兴正在按照原先预估的路线,正在北上呢,这让岳和声感觉到安心了。

岳和声轻松的准备了一些钱粮,准备事先去薛州拦截赵兴,然后带着他去榆林剿匪。结果正是准备齐备,穿戴整齐,正和妻妾告别呢,突然一个看守城门卫所的百户,连滚带爬的冲了进来“不好啦,不好啦,钦差大人,钦差大人已经进城啦,正向巡抚衙门而来,大人准备接旨吧。”

听到这个消息,岳和声突然感觉天旋地转,一转手,抓住了负责监视赵兴的那个亲信“说,我不是让你严密监视钦差行军路线吗,怎么钦差已经到了眼前啦?”

这个亲信当时叫起撞天屈“属下将钦差的行军路线看的死死的啊,他一直向北面去的啊,他怎么可能突然出现在这里呢?”

丢下这个亲信,岳和声无力的坐到了椅子上喃喃“钦差给自己来个金蝉脱壳,看来,平息哗变是假,他是冲着我来的。山陕这个盖子,捂不住啦。”

岳和声指的山陕的这个盖子,当然指的是皇帝微服私访,山陕灾荒动乱的是。当初大家就心知肚明,这些事实在是太大了,想捂也是捂不住的,大家不过是在得过且过,希望躲一天是一天。

但既然如此,岳和声反倒是松了口气“早晚都要揭开,也省得大家都战战兢兢,心力憔悴。这一次钦差是针对我的,但更是针对山陕上千个官员的,即便是揭开了,皇上又能拿这些官员们如何,总不能一下子将所有的官员全部打倒吧,他也只能捏着鼻子认可下来。”

有了这样的想法,心情反倒安定了“不过,整个盖子揭开,这是必然的。不能将整个山陕地区的官员一网打尽,这也是必然的,但谁先出头,谁就是倒霉蛋儿,这一点,也是必须的。自己不能出这个头,一定要拉上我所能拉上的所有人。法不责众,看你一个小小的毛头小子,能把我如何?”

站起来,整顿了一下衣衫,对着手下吩咐“你立刻通知延绥所属的所有官员,立刻前来迎接钦差。”

手下当时接令,从角门急匆匆的跑了。

接着对着自己的亲信道“到账房,取20两银子,快马加鞭的去京城,找我的恩师钱龙锡大人。”

“老爷,书信——”

岳和声轻轻的摇头“你只要把钦差突然间转向,到我这里的事情和我的恩师说一声,他老人家自然就懂得该怎么做,我没有必要留下什么东西给人拿捏。”

这个亲信立刻就明白了,也不回家,直接去了账房,提了银子,骑上快马从东门走了。

岳和声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挺直了身子,然后对着外面大声的吩咐“大开中门,迎接钦差大人。”

岳和声是第1次和赵兴相见,但他的名声早就从东林党内部的通报里有所耳闻。这是一个年轻的幸臣,但他的确没想到,这么快就蹿升高位的家伙,竟然是如此的年轻。

面对如此年轻的钦差大臣,岳和声的心放下了,因为按照中国人的传统,年轻的官员,都是经验不足,好对付。

中国的政治传统,从炎黄到现在,都是老人政治。有一句话最能体现这个状况,那就是被所有人所公认的,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而眼前的这个小家伙,嘴上就没有毛。

这种人行事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出门三板斧。这种小家畜,就再也斗不过这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