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再入正轨(1 / 2)

明末亲军锦衣卫 奔叔 2064 字 2021-12-10

温体仁和钱谦益分别获得了阮大钺进京第一天就拜访赵兴的全过程。当时气的两个人暴跳如雷。

起复阮大钺这事,不管崇祯和赵兴用什么样名正言顺的借口,但温体仁和钱谦益都明白,这是崇祯和赵兴真的烦了自己了。

大明系统的皇帝,都是暴躁的,但除了朱元璋和朱棣之外,由于制度体制的越来越完善,皇帝越来越拿大臣没有办法了。

所以,崇祯这是碍于种种原因,崇祯和赵兴不能动自己,所以,这是放狗咬人啦。

好吧,那大家就咬咬看吧,最终谁咬过谁。这是温体仁和钱谦益的共识。

但背后两个人却都还存着,最好让他们两个人斗,然后自己渔翁得利。

你说这事还有个好?

没好。

于是,赵兴就将打倒温体仁和钱谦益的事,全权交给了阮大钺。自己干点正事了。

而崇祯也不再赤膊上阵了,而是做起了轻松的中间裁判者了,日子也变得轻松起来,也可以干点正事了。

崇祯在御书房面对赵兴,激动的道:'这真是小人出马一个顶俩啊。阮大钺一出,直接对上了钱谦益和温体仁,真的是怼的他们两个体无完肤。顺带着把东林在朝堂上的余孽也一杆子都打上了,真是大快人心,大快人心啊。"

历史上,崇祯在崇祯元年,极力重用东林君子,结果造成他的孤家寡人。等他在崇祯五年幡然醒悟东林不可用之后,已经晚了,唯一还能支持他的孙师傅和袁可立,也被东林排挤出了朝堂,隐忍于园林了,于是,他不得不以一己之力,和站满朝堂天下的相抗,但已经是独木难支了。

到崇祯十年,崇祯的性格在这种压迫下,彻底的走入极端,走向了歇斯底里的偏执了,最终在双方的斗争下,彻底的把大明玩崩了。

好在这个历史有赵兴,一直支持皇帝让他不再一个人战斗,才让崇祯没有犯老毛病。

但他还是看出了东林的祸害,才有了现在称呼东林为余孽之说。可见对东林已经厌恶到了什么程度了。

阮大钺出场,就要给他搭建一个展现他小人风采能力的平台。

如此,崇祯明智的做了一个安排,那就是,早朝,留给群臣掐架,而集英殿的群臣招对才是真正处理政务的地方。御书房,才是赵兴的发言地方。

在这一点上,崇祯有严格的划分。

例行的早朝,崇祯现在就是有本早奏,无本散朝,从来不提一件正事。然后就笑眯眯的听着群臣互相攻击掐架。

之所以还这样辛苦的早朝,现在的切实目的,就是为大家一个掐架的场所。

在早朝的时候,只要不是动手打起来,崇祯绝对不发任何态度,一项就几句话:"爱卿说的对啊,那谁谁谁,你自辩吧。"

然后就是一句:"这事,交给有司严办。"就完了。

而一旦到了集英殿,那就是严肃的说朝廷正事了。

在这里,谁要是再开始攀咬,还没等他说话呢,崇祯立刻将他斥退。如果你依旧不依不饶,锦衣卫当值二话不说,直接拖出去,王承恩就立刻带着一群扛着板子的小太监,兴冲冲的去午门,打他屁股。

慢慢的,大家也就习惯了这种办法。大家就在朝堂尽情的撕咬,那真是可以做到酣畅淋漓。

但一到被皇上召见集英殿,立刻就说正事了。

这样一来,群臣在朝堂上压力得到了缓解,而大家也能在集英殿处理大事,真正做到了吵架办事两不误。

而因为赵兴历来是没有要事不上朝,于是,崇祯就例行的从集英殿一回来,就把赵兴招进御书房。有时候兄弟两个还喝两盅。崇祯就将今天集英殿上难解的正事,向赵兴提出来,希望能得到赵兴的提醒或者是解决。

就比如今天,崇祯面对赵兴之所以有现在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