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安身(十一)(2 / 3)

建安赋 存在的边缘 3988 字 2021-03-10

由可叹、可怜转为可悲。

一首吟罢,满座皆静。这篇赋虽然在场者无有不晓,但管宁的低沉而洪亮的声音颇能引起听者的强烈共鸣。

此时汉庭将倾,一介书生虽有报国之志,奈何朝中已被董卓把持,清白之人岂愿同流合污?

换个角度想,若不是因为公孙度要裂土自立,岂会有此次的解除宵禁?若不是解除宵禁,众人又岂会于此时一起重温此赋?如此因果,真是莫大讽刺。

众人还在回味,管宁已坐下继续喝酒。

田瑭看过去,见他神色依旧坚毅,知道这位管先生虽终身未仕,却还是心系天下之人。

国渊站起来,拍了拍手掌“诸位莫要如此消沉!焉知天下豪杰不能有人力挽狂澜?”

“我等避祸辽东,说句不中听的话,本就是落魄苟活之人,实在不配谈什么豪情。”场中有人低声说了一句。

“只要心怀天下,大好男儿岂会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国渊一声大喝,“我朝光武帝,九岁丧父,成为平民;二十八岁宛城起兵,立‘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为志;二十九岁灭地皇,三十一岁元建武;往后励精图治,一统天下,始有光武中兴!”

国渊说得激动“此次冬去春来,我便要踏上归途,去这乱世之中闯荡一番!”

店内顿时一片喝彩,众书生都为他的豪气所折服。

“子尼好气魄!”管宁击掌而和。

不过这话听在国渊耳中,倒是一番别样滋味。这位管幼安已立志终身不仕,只愿隐于乡间结芦办学,却鼓励自己去趟这乱世。

想到此处,却又豪气顿生。别人去不去他管不着,国子尼堂堂七尺男儿,岂可一世隐姓埋名!

“君未睹夫巨丽也,独不闻天子之上林乎?”国渊一脚踏在矮几上,口中吟诵出司马相如的名篇《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

《上林赋》是一篇规模宏大、辞汇丰富、描绘尽致、渲染淋漓,而且,篇幅巨长的赋。

“左苍梧,右西极;丹水更其南,紫渊径其北。终始灞浐,出入泾渭……”

田瑭也曾动过背诵的心思,奈何其中生字太多,读了几遍也就罢了。

“于是乎鲛龙赤螭,??渐离,鰅鳙鳍鮀,禺禺魼鳎,揵鳍掉尾,振鳞奋翼,潜处乎深岩,鱼鳖讙声,万物众伙……”

听国渊吟诵得抑扬顿挫,田瑭倒是发现了自己读时没有发现的美感。

“于是乎背秋涉冬,天子校猎。乘镂象,六玉虬,拖蜺旌,靡云旗,前皮轩,后道游……”

虽然有美感,但是脱离了注释,田瑭连一半都理解不了。

“于是乎乃解酒罢猎,而命有司曰‘地可垦辟,悉为农郊,以赡萌隶,隤墙填堑,使山泽之人得至焉。’”

良久之后,待到“于是二子愀然改容,超若自失,逡巡避席,曰鄙人固陋,不知忌讳,乃今见教,谨受命矣。”田瑭知道结束了。

店内喝彩声此起彼伏,众人皆为赋中上林苑的盛大气象和武帝雄姿所折服。

卫青、霍去病逐匈奴于漠北数千里,这是汉帝国最耀眼的功绩;张骞凿通西域,开辟河西走廊,这也是汉民族最辉煌的时刻。

国渊见大家的情绪都被带起,心满意足的拱手四方,然后竟然看向了田瑭!

只有田瑭知道,此时的上林苑,已成为了董卓和他西凉军队的淫乐场所。

不过这样的现实怎能告知这些正沉醉于汉帝国富庶、繁荣、气势充溢、信心十足迷梦之中的读书人呢?

也罢,不如将这迷梦做的更久一些、更深一些吧!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田瑭举起酒坛,畅饮一口后环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