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宗室大会(十)(1 / 2)

宣德大帝 半老夫子 219 字 2021-08-28

朱瞻基在宗室问题有足够的耐心,他真不想看到对宗室对手的一幕,那样自己可就彻底的没有形象了。本来就已经被士绅文官给冠上了商贾皇帝的名号,若是对宗室动手,肯定又会有一个屠戮至亲的恶名背在身上。

“唐王说的不错,不加以控制这是必然会发生之事,朕的肩上扛着祖宗的江山,既然看到了宗室的问题,就不能对此无动于衷。

朕继位以来一直压着几个弟弟没有让他们就藩,就是在思考如何解决宗室问题。正好出了汉王问题,朕便想着用汉王来做一个试验,看看这样的方法是否能够给我朱家人找到一条康庄大道。

事实证明这条路走对了,汉王就藩汉王岛后,经过第一年的辛苦之后,第二年就爆发出了充分的活力。

说句让朕丢面子的话,汉王国的百姓生活,远远高于我大明百姓的生活。别的条件不说,至少是衣食无忧,老百姓不会为下一顿吃什么而担心。

我大明百姓过的什么日子,丰年勉强混着野菜麸皮填饱肚子,家无余粮亦无余财,一有灾年不是卖儿卖女,就是卖房卖地。

朕有时在想,我大明总在说我们是天朝上国,朕不知道这天朝上国是以什么来衡量。若是说以人口众多,靠着盘剥百姓攒出一个强大的国力,可以说的通。若是说物阜民丰、百姓安康,朕不敢应这赞誉,朕的脸皮没那么厚,会臊得慌!

大明百姓为什么会这么苦,朕每每思之夜不能寐,太祖开国之初就定下了田亩三十税一的国策,并且规定永不加赋。可是百姓的负担只是三十税一吗?百姓三税一都是轻的,至于百姓的负担为什么会那么重你知道吗?”

“百姓负担重,还不是那些贪官污吏巧取豪夺,朝廷规定收一文,他们就敢收五文,没有这些贪官污吏,老百姓也不至于过的这么苦。

依臣看来,古人说的好,治国先治吏,吏治不刷新就谈不上治国理政。”

“百姓的负担,吏治是一方面,不过不是主要方面,就算是贪官污吏在征收赋税的时候,也不敢漫天要钱,一旦逼死人命,就算是事后隐瞒下来,也会让他们伤筋动骨。

真正让百姓负担越来越重的是给你们的封地越来越多,以及大明愈演愈烈的土地兼并,这些兼并的土地去了哪里,不用朕来说了吧。你们就是其中的一员,你们这些大明藩王哪一个没在藩地侵吞过百姓的土地。

你们都在侵吞土地,那些本来不敢侵吞土地的士绅看到你们都在挖大明的墙角,他们还能忍得住伸手,土地到了你们这些权贵的手中谁敢去找你们收税,可是我大明执行的是包税制。

也就是说一个府、一个县的税收是定额的,原来土地都分散在百姓中时,三十税一就能收上足够的赋税,可是交税的土地越来越少,税额总量却不变的情况下,差额的税赋就只能分摊在小民百姓的身上。

百姓的负担就会越来越重,若是不加以制止,早晚有一天朝廷什么税都收不上来,到时候你们觉得大明还能活下去吗?大明活不下去,你们还能活下去吗?

朕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们,大明亡了,满朝文武谁都可能活下去,唯独我朱家人活不下去,不管是谁得了大明的江山,都会将我们赶尽杀绝,不然万一哪天出个野心之人,拥立我们其中一人,天下可能就会陷入混乱之中。

你们都读过史书,你们可见过哪一朝的皇室在改朝换代之后有好下场。朕今天把丑话说在前头,不为你们朕也要为朕的子孙着想,朕给你们准备了两条路任你们选择

一条是选择海外或者边墙之外封藩,从此你们不再是蜷缩在封地不敢动弹的藩王,而是堂堂正正的一国之主。

另一条是你们选择留在封地,你们的爵位到你们这里终止,封国封地在你们这一代人故去之后由朝廷收回,朝廷不再对你们进行袭封,你们的后人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