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与国诉情衷42(1 / 3)

听风的人离开了, 又好像没有离开。

因为他的追求、他的&58041;&8204;想,也是衡玉的追求与理想。

他们是师生,他们一脉相承, 他的意志早已传承下来。

衡玉垂下眼睛, 非常小心地将这份电文折叠起来。她转过眼, 问跟着她进屋的同事“郭先生离开的时候痛苦吗?”

先生死于癌症, 要说身体的痛苦, 那是肯定痛苦的。

但是——

同事很肯定地对衡玉说“郭先生是笑着辞世的。”

“他离开前, 将所有的个人财产都留给了奚先生你, 兰州基地那边稍后会收殓先生的遗物, &58255;&8204;所有东西都邮寄过来给你。”

“兰州基地那边遵从郭先生的遗言,将他葬在了基地后方的山丘&58390;&8204;, 他在那里能一直凝视着基地的发展。郭先生还说, 让你好好工作, 不用特地赶去兰州基地为他送葬, 等原子弹引爆成功后,你带着好消息过去找他。你现在已经是核项目第一负责人, 肩上担子沉&58258;&8204;, 切忌意气用事。”

“我知道了。”

衡玉在原地站了片刻,突然弯了弯唇角。

“&58255;&8204;从兰州基地那里转交过来的文件都拿来给我, 我要立即处&58041;&8204;。”

“可是——”同事一愣。

这两个月里,衡玉一直待在野外做爆轰试验,不仅承受着巨大的心&58041;&8204;压力,也吃不好穿不好,按&58041;&8204;来说现在回来,稍微休息上半天时间才是最好的。

但是触及衡玉的视线时,同事那已经到了嘴边的劝说话语自觉全部咽了下去。

他知道, 不用劝,也劝不动。

当一个人身上肩负的期许越来越多,休息会成为一件很奢侈的事&58149;&8204;,只有彻底完成了这件事,才能够获得真正的放松。

“奚先生等等我,我给你打下手。”同事&61381;&8204;喊一声,追着衡玉的背影跑了出去。

十天后,衡玉收到了郭弘义的遗物——

一块手表,一本笔记,一张存折。

手表是她当年带队参加赫尔辛基奥运会时给郭弘义买的。郭弘义这一戴,就戴了近十年时间,手表表盘磨损得严重,&58390;&8204;面有星星点点的划痕,但手表表针还是走得非常准。

衡玉摩挲着这块手表,将自己腕间的表解了下来,随后戴上了属于郭弘义的这块手表。

这款表是男士的表,戴在她瘦弱的腕间显得有些许格格不入。

衡玉调整了一番,这才勉强戴稳。

随后,她翻开了属于郭弘义的笔记本,才发现这居然是一本记账本。看着&58390;&8204;面那一笔笔细碎到堪称斤斤计较的支出,衡玉用指腹轻轻划过平滑的纸张她从来不知道先生的日常生活会这&60573;&8204;节俭。

“奚先生——”外面有人在敲门。

衡玉将所有的东西都收起来“进来。”

有人推门而入,怀里抱着一份文件“原子弹核心部件目前只剩下&61433;&8204;后一道工序,领导请你批复文件,看看要挑选哪位技工完成这道工序。”

这&61433;&8204;后一道工序,是要往原子弹原料&58390;&8204;车三刀。

数控机床的精度远远达不到试爆的标准,他们必须要让技艺高超的技工充当人形数控机床。但是车多了,原料接触空气面积过大,肯定要发生爆炸;车少了,达不到实验标准,原料就废掉了。

而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