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真能忽悠(2 / 3)

。杨先生,我说的对么?”

杨萌笑道:“冯行长博学。”

冯南正笑道:“只是略有涉及而已。小璇,这朱耷放到今天就是比你优秀还比你努力的那种人,又有权又有才,这么说明白了吧?但是他这华丽人生刚要开始的时候明朝灭亡了,而朱耷作为皇室宗亲,全家九十多口子人被屠杀,他的母亲弟弟藏身山洞得以逃生,但是他的老婆孩子在逃难过程中相继去世。于是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杨萌笑道:“这可以理解为一群人摸好牌准备打斗地主,你一看手里的牌起手五炸当地主,结果还没等到你出牌,大家把牌一扔不玩斗地主该打麻将了。”

“这个形容精妙。”冯南正说道:“朱耷当时有首诗很能代表他的心境,那诗怎么说的?‘没毛驴,初生兔,嫠破面门,手足无措。莫是悲他世上人,到头不识来时路。’那时候他才十九岁,用毛没长出的驴刚出生的形容自己可见心情多复杂”

旁边的一个男人道:“那他为什么改名八大山人呢?”

冯南正却道:“杨先生,这事情还请你给我的手下解释一下吧,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杨萌微微一笑:“其实很简单,他是二十三岁遁入空门改名躲避追杀。而这改名也有学问,人家是文人不跟普通人似的那么简单的改名。他叫什么?朱耷!‘朱’字里面去了‘牛’就是‘八’,‘耷’字里面去了‘耳’就是就是‘大’,在古代‘牛耳’指的是什么?就是权力,这朱耷让人拿去了权力自然是失去了‘牛耳’,所以朱耷也就不再是朱耷,而是‘八大山人’。”

“可是说了半天也没说这八大山人为什么画画翻白眼啊。”被称为‘小璇’的女孩说道。

这下轮到冯南正解释道:“朱耷一生想要反清复明,但是‘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等他五十九岁的时候发现康熙皇帝在位二十一年反清复明已经基本不可能了,于是这家伙把僧袍一撕,暴走二百里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南昌,整天在城里疯疯癫癫的,但是那段时间也是朱耷作品里艺术水准最高的时候,那段时间的八大山人作品特点就是‘翻白眼’,什么花鸟鱼虫人物画清一色的翻白眼。世界上苦逼的艺术家一抓一大把,但是通过‘翻白眼’来表示自己心情的八大山人是独一号。”

冯南正接着说道:“晚年时期的八大山人已经懒得和人解释他的想法了,一个白眼解释他的一切想法。当然,人家这‘翻白眼’是翻出了一定境界的,你们看这幅画,你们不要光看它翻白眼,而是要和整幅画结合起来看它的艺术特点,你们也看到了,这笔墨是非常少的,正如他自己的诗里说的那样,‘墨点无多泪点多’。他有一副画叫做《涉事》,只有七八笔一幅画就画完了,但是那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画作。杨先生这幅《游鱼图》也是如此,几笔勾勒出一条翻白眼的鱼然后大片留白盖一方印章就完成了一幅画。他用小幅的画面和无限的留白给人留下了想象空间,就是越看越有味道。”

“还有翻白眼!”小璇补充道。

听了他话屋里几人哈哈一笑。

一边的年轻男人道:“冯行长和杨先生都是博学之人。佩服佩服。”

冯南正却摆了摆手:“我是岁数大了解这些不奇怪,杨先生才值得敬佩。你看他年纪轻轻却这么成功,这才是值得敬佩的。”

杨萌摆手道:“没那么夸张,请喝茶。”

冯南正端起茶杯看了一眼后尝了一口直接感叹道:“好茶!茶汤色浅杏黄,味道清鲜爽口,嗯汤味很醇厚,香气也很清芬。这是白茶,口感尝起来像是白毫银针但是又不像福鼎那边出产,倒是像是云南白茶晒青工艺的味道。杨先生,我说的可算正确?”

杨萌笑着摇了摇头:“事实上除了白茶是正确,别的都是错误的。”

“呃。”冯南正有点儿尴尬: